Workflow
美的空气机
icon
搜索文档
AI成中高端空调标配,美的海尔TCL入局,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36氪· 2025-08-29 02:31
AI家电市场渗透现状 - AI技术已全面渗透中高端家电市场 中高端家电产品多数已搭载AI功能 传统非AI产品在该价位段已不多见 [1] - 2024年新上市中高端空调基本都将AI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宣传 海外老品牌及部分老型号成为传统空调主要留存 [12] 主要厂商AI技术应用差异 - 美的部署本地化DeepSeek和美言AI模型 实现使用习惯学习 自动调控温度/湿度/洁净度 并优化人机对话交互 [4] - 海尔采用L5认证AI语音系统 支持方言识别对话 其"净省电"系列宣称较普通一级能效提升45%节能效果 日均耗电约2度 [6] - TCL应用毫米波雷达监测睡眠动作 通过AI算法自动调整室温 同时建立故障诊断云平台 基于运行数据预测维护需求 [8] AI家电核心价值体现 - 显著降低智能家电使用门槛 自然对话交互方式特别适合老年群体 解决传统智能功能操作复杂问题 [4] - 实现个性化环境调控 通过学习用户习惯提供更舒适省心的体验 部分用户反馈"空调比人更懂舒适温度" [12][13] - 能耗优化效果显著 海尔宣称节能45% 美的/TCL均强调AI算法对能效的提升作用 [6][8] 行业存在伪AI问题 - 部分产品仅将传统智能模式重新包装为AI模式 本质仍是算法控温省电 未部署真正AI大模型 [9][11] - 消费者反馈显示伪AI产品存在交互设计缺陷 如温度显示异常 功能说明不清 甚至客服无法解答基本问题 [8][9] - 真AI空调价格门槛在3000元以上 需具备端侧部署AI大模型 离线指令执行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11] 技术发展趋势 - 基础功能将趋于同质化 但各厂商会发展差异化特性 老牌厂商专注省电算法优化 新晋企业侧重场景识别与设备协同 [13] - AI功能实用性与宣传匹配度成为用户关注重点 过度宣传极限省电数据可能引发期待落差 [12] - 如何有效运用AI技术并实现功能创新将成为家电厂商核心竞争点 [13]
格力们围堵小米,空调价格战凶猛,老牌大厂为何「以短击长」?
36氪· 2025-08-27 04:30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75.4%,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4] - 智能手机和AIoT业务收入占比达81.6%,营收总额为947亿元 [4] - 智能大家电业务同比增长66.2%,其中空调出货量超过540万台,同比增长60% [4] 空调业务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 - 空调业务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实现65%和60%的同比增长,稳居市场份额第三位,且是前三名中唯一保持高速增长的品牌 [8] - 2025冷年线上主销1.5匹挂机均价从2536元降至2101元,2.2千元以下价格档销售份额提升6.3%至35.2% [9] - 美的、华凌、TCL、海尔、格力等品牌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激烈,非活动期间价格也频繁波动 [12] 价格战与市场增长 - 老牌厂商通过降价试图挤压小米产品空间,但未奏效,反而促进整个空调市场出货量增长17.8% [15] - 全体厂商普遍降价叠加国补影响,带动新购买力涌入,所有品牌均获得额外市场空间 [15] - 价格战属于市场上行阶段的竞争策略,而非单纯针对小米 [15] 小米空调竞争优势与策略演变 - 初期以1999元价格切入市场,比同匹数一线品牌低30%以上,并融入米家IoT生态 [16] - 目前不再以价格为主打卖点,转而强调自然风、上吹风、巨省电等特性,价格逐渐与一线品牌持平 [16] - 智能化生态互联成为核心优势,小米手机、小爱音箱等终端可实现一句话控制空调 [21] 行业智能化与差异化趋势 - 美的推出集成AI大模型DeepSeek的"空气机",提供控温、控湿和新风一站式解决方案,瞄准年轻科技用户 [18] - 传统品牌两条路径:推动与手机厂商的IoT生态融合,或通过AI大模型提升空调直接交互能力 [21] - DeepSeek等开源AI大模型降低智能化开发难度,但需优化适配能力以提升用户体验 [24] 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方向 - 价格竞争重心转向腰部品牌,如华凌、统帅、科龙、奥克斯等,1.5匹挂机价格下探至1500元以内 [24] - 小米最困难阶段已过,未来重点在于扩张稳定基本盘和开辟海外市场 [24] - 行业竞争焦点从价格转向体验、智能化和差异化,以满足新一代用户需求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