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冷板
icon
搜索文档
中创智领拟投资50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9-27 02:29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50亿元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 [1] -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70亩 投资进度将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批实施 [2] - 一期规划产能已有订单支撑 且有多个客户项目正在洽谈 [2] 投资战略意义 - 投资旨在加速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部件、底盘部件及热管理部件等关键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1] - 扩大产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 [1] - 建设集团级汽车零部件板块研发中心 整合子公司研发力量推进前沿技术产业化 [1] - 强化"煤机+汽车零部件"双主业格局 提升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占比与盈利能力 [2] - 高压电机、电池冷板等产品已绑定头部客户 有望成为与煤机业务并驾齐驱的业绩压舱石 [2] 区位选择优势 - 常州武进开发区是全国知名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具备良好配套环境和招商条件 [3] - 常州及周边区域集聚理想等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 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聚区 [2] - 当地建厂可降低物流成本 辐射长三角整车厂并增强客户黏性与区域服务能力 [2] 行业背景 - 前八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零部件需求增长 [3] - 公司相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1]
中创智领焦承尧:以“智”破局 “领”跑未来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8:3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郑煤机更名为中创智领 取意中国创造和智能引领 加速向智能工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6] - 公司提出2030年力争实现千亿元营收目标 通过内生和外延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实现 [16] - 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围绕电动化和智能化布局 运用资本市场多元化工具和利用资本市场提高影响力 [16] 煤机业务发展 - 公司全球煤机行业首个灯塔工厂将生产周期从28天压缩至9天 人效翻倍提升 [7] - 公司为神华集团研制4.5米液压支架打破国外垄断 全球6米以上高可靠性强力大采高液压支架皆由其研制成功 [8] - 公司从单一液压支架厂商向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智能控制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国内唯一能成套提供设备和控制的企业 [8] - 公司建立煤机4S店提供维修和配件 从生产装备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 预测国内头部煤机企业将从八九家整合成三四家 [9] - 公司液压支架全面出海 刮板机采煤机电液控制系统也在进一步推进国际市场拓展 [9]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公司2016年并购亚新科2017年拿下索恩格 从500亿元规模液压支架行业切入万亿级汽车零部件赛道 [10] - 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98.33亿元同比增长7.47% 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92.91% [13] - 亚新科营收同比增长18.28%至31.59亿元 索恩格实现扭亏为盈 [14] - 高压电机底盘减震空气悬挂系统部件电池冷板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突飞猛进 [14] - 公司加速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型 [16] 跨界并购原则 - 公司制定转型八项原则 包括不离开专业选择更大领域要有成长性避免高集中度竞争等 [10][11][12] - 八项原则要求通过并购快速进入 并购对象须是行业前三 强调文化认同和事业合伙人制 [13] - 选择并购企业不是简单买资产 而是选择其团队 希望涌现未来行业领军人物 [13] 工业智能布局 - 公司定位工业智能 致力于煤矿智能化和推动整个工业领域智能化 [15] - 旗下恒达智控实现井下设备5G远程控制 通过AI大模型深度融合推进煤矿井下无人少人操作 [15] - 投资3亿元参股AI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 获取高端GPU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资源 [15] - 智慧矿山系统在船舶钢构等行业获数字化系统订单 智慧仓储物流智能AGV智能天车等装备产品陆续获取订单 [15]
30+电池冷板重点企业揭秘
DT新材料· 2025-08-08 16:03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 - 传统空气冷却技术面临散热效率低、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的挑战,难以满足快充和高负荷放电需求[1] - 液冷技术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通过冷板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实现高效热交换,提升电池工作温度区间[1] - 液冷系统可提升续航能力10-15%,延长电池循环寿命30%以上[1] 国际企业热管理技术布局 - **法雷奥**:提供直冷式/大尺寸/柱状电池冷板,覆盖电池/空调/电加热器等5大热管理板块[5][7] - **马勒**:开发仿生结构电池冷板,热力学性能提升20%以上[8][10] - **日本电装**:全球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涵盖空调/散热器/电子控制等13大品类[11][13] - **德纳**:专注传动/密封/热管理技术,已开发燃料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14][17] - **摩丁制造**:工程传热系统供应商,服务汽车/非公路车辆OEM市场[19] - **Boyd**:提供完整电池热管理方案,包括定制化冷板设计[21][23] 国内企业产能与技术突破 - **三花控股**:全球汽车空调控制部件龙头,年产能超500万套[24] - **飞荣达**:佛山基地冷板产能72万套/年,在建储能类产线[25][27] - **纳百川**:掌握口琴管式/冲压式/挤压板式全系列冷板技术[28][30] - **纵贯线科技**:国内唯一直冷技术厂商,液冷技术市占率前三[31] - **银轮股份**:形成四大产品平台,新能源热管理收入占比35%[32][34] - **贵州永红**:建成80万套钎焊散热器年产能,引进国际先进制管/装配系统[35][37] 行业供应链与市场格局 - 液冷板采购以外部为主,宁德时代采用纳百川/纵贯线/银轮等多家供应商[68] - 比亚迪采用自制+外购混合模式,部分冷板自主生产[68] - 专业液冷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CR5不足40%[69] - 第六届热管理产业大会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储能等6大主题,展示微射流冷却/Chiplet热管理等前沿技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