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

搜索文档
从环境“小整治”到村貌“大提升” “脏乱差”小村变身美丽乡村
央视网· 2025-09-07 03:27
央视网消息:从2018年开始,国家连续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各地采取多项措施、行动,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的锦钟村,这里曾经是污水横流、垃 圾乱堆,村民反映强烈。面对困境怎么办,从哪儿开始治理,一起来看。 前不久,记者来到六盘水市岩脚镇锦钟村时,村里正在对这处位于老鹰窝组的近2800平方米的山塘进行治理。这也是锦钟村唯一的一个山 塘,位于村寨的正中央,地势低洼,四周都是住户。两个多月前,锦钟村启动了对这处山塘的治理项目,计划用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回填,并通 过架设地下管道排水。 近几年,锦钟村实施了多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措施,山塘治理是其中一项。在距离老鹰窝组不远的玉碗井组,56岁的村民陈忠龙带着记者 去参观他的家。锦钟村玉碗井组是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的一个省级试点,而陈忠龙家是村寨里第一家试点农房。 玉碗井始建于清代,居住有45户170多人,大家使用的都是农村的老式厨房和旱厕。有了试点项目325万元财政资金的支持,2024年5月 份,村里开始着手对玉碗井的农房,实施改厨、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人民日报· 2025-05-04 22:12
文章核心观点 君山区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发展,采用“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渔业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1][2] 分组1:君山区“生态鱼”养殖情况 - 采桑湖水域面积1万多亩,养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且供不应求 [1] - 上岸渔民蔡友元原来打鱼为生,禁渔后从事“生态鱼”巡护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与之前捕鱼收入差不多,且湖里水质改善、鱼类和水鸟增多 [1] - 君山区统一管理全区4万亩以上养殖水面,通过“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 [1] 分组2:“人放天养”模式介绍 - “人放天养”指放入鱼苗后不投放饲料,让鱼食用水中自然生长的微生物和水草等,养大的“生态鱼”几乎与野生鱼一样 [2] - “生态鱼”长得慢,一年长一两斤,普通“塘鱼”能长4 - 5斤 [2] 分组3:提升渔业经济效益的方式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采桑湖养殖胖头鱼针对剁椒鱼头,通过冷链物流向粤港澳地区销售 [2] - 与生态游结合,君山区在3000亩水面养殖“荷花鱼”,建立观鸟屋,打造网红打卡点,卖出每斤30 - 40元的黑壳鲫鱼 [2] - 采用新型养殖技术,在采桑湖边的湘北水产良种场建立全封闭室内养鱼池,利用微生物去除池中氨氮,养出“放心鱼” [2] 分组4:政府举措 - 当地政府新建风干鱼加工厂,搭建网上直播平台,完善冷链物流,释放绿水青山生态红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