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e惠

搜索文档
从看“链主”到看“交易” 上海供应链金融服务多管齐下
金融时报· 2025-08-26 02:45
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上海银行开展基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 交易标的事物信用和交易信息数据信用评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1] -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为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 带动46家中小供应商获得融资 实现产业链整体融资成本下降2.3个百分点 [1] -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为芯片产业核心企业定制付款代理服务 实现7家供应商全流程数字化融资 缩短回款周期并提升产业链运营效率 [1] 绿色金融与碳足迹挂钩创新 - 多家上海银行联合开展电碳惠企贷项目 基于技术碳评结果筛选绿色场景 累计提供超亿元绿色信贷资金支持电网产业链中小微企业 [2] -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落地碳足迹挂钩供应链贷款 将供应商碳足迹核算与贷款利率挂钩 对提供碳足迹报告者给予差异化利率 [2]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金融产品脱核链贷e销通 以碳足迹报告为切入点 实现数据流 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 [3] 脱核化供应链融资突破 -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依托招链易贷线上产品 基于交易数据为小微客户信用赋能 实现核心企业信用脱核化 [2] -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有色网供应链金融批次贷 采用见贷即保模式 以区块链技术构建大宗现货交易平台与担保中心协同的脱核供应链融资 [3] - 上海华瑞银行推出瑞e惠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 通过大数据挖掘交易数据 结算流水及税务信息 为强数据场景内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化普惠融资服务 [4] 科技赋能与风控体系构建 - 华瑞银行通过深度数据分析运输业务稳定性和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等强场景数据 为物流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4]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定制货物盯市机制和货权物流监控体系 解决钢铁产业链下游企业融资难题 [3] - 多家银行运用全流程数字化办理 实现供应商融资申请 资料提交及放款审核的线上化操作 [1]
数据与科技赋能 银行探索“脱核”供应链金融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13:00
政策推动与行业趋势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发展"脱核"模式,要求金融机构依托"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等服务 [1] - 供应链金融或将走向"脱核",即摆脱核心企业信用支持,发展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和银行自建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或迎来发展机遇 [1] - 国家从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方向到鼓励多样化模式,体现支持"脱核"创新的决心,为推进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5] 银行创新实践 -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科创贷(科链模式)"和"橙业贷(经销商模式)",通过数字化产品精准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 [1] - 日照银行通过"易融星空"场景投放医药行业"脱核"融资6.33亿元,对接山东医药集采平台及企业ERP系统,实现应收账款数字化管理,授信规则从"主体信用"升级为"交易信用" [2] - 上海华瑞银行推出"瑞e惠"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聚焦物流、电商、药品集采等场景,实现贷前精准画像、贷中动态监控、贷后智能预警的全流程线上化风控 [3] 技术应用与模式转变 - "脱核"模式通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将核心企业单一信用评估转变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交易记录、履约情况、物流数据等多维度评估,构建"数据信用"体系 [2] - 金融机构从"依赖核心"转向"信任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或第三方获取供应链各主体历史订单、交易金额、库存、物流等信息,建立数据模型分析交易真实性 [5] - 银行应结合区块链技术保证中小企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大数据模型衡量企业经营状况 [6] 数据安全与合规 - 金融机构需建立从数据采集、使用、删除、保护的全面数据安全合规体系,确保数据来源合法,防止滥用和外泄 [6] - 监管部门需明确"脱核"模式法律边界,制定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标准 [6] - 银行作为供应链平台主导机构,具有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企业加入分散信用风险、持牌受严格监管风控更完善的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