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搜索文档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沙特国家博物馆开幕
新华社· 2025-09-29 07:52
新华社利雅得9月29日电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28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沙特国家博 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出骨笛、编钟、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国古代 乐器珍品,系统呈现中华音乐文明的演进脉络与审美理想。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沙文化年"框架下重点项目之一,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中国古 代乐器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缩影。"期待通 过展览,让更多沙特民众了解中国,谱写两国人文交流新篇章。" 开幕式上,中方艺术家还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 沙特文化部博物馆委员会顾问莫娜·哈金达尔说:"这是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相信将吸引各年龄段 观众,也一定会取得成功。"她表示,沙中两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互展互鉴,"这样的交流与桥梁非常重 要,有助于彼此理解并增进友谊"。 哈金达尔还高度评价中方在沙特考古项目中的贡献,并期待与中方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保存与培训 等领域加强合作。 据了解,此次展览于9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王海洲) ...
他们的故事,始于政治,终于爱情,化为永恒
齐鲁晚报· 2025-09-13 10:28
龟兹(qiū cí),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在历史长 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龟兹拥有比莫高 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作"第二个敦煌莫高窟"。龟兹人擅长音乐,龟兹乐舞 发源于此。此外尚有冶铁业,闻名遐迩,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仗于龟兹。在汉朝,龟兹曾在汉和匈奴之 间摇摆。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 □冯瑞 艾买提 陈叶晴 塔里木盆地的 古老传说 塔里木盆地深处,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两千多年前西域的某个黄昏,满天彩霞将龟兹王宫染成琥珀色。为迎接远道而来的乌孙王的爱女弟史,年 轻的龟兹王绛宾特设琼筵,款待宾朋。 绛宾的目光扫过对面那个少女,心弦微动。他先弹奏了自谱的琵琶曲。弟史公主也应和一曲,纤指轻拢慢 捻,怀中的琵琶便如被注入了生命。 随后公主翩翩起舞,似乎月光在她发间流淌,星辰在她眸中闪烁,丝路驼铃在她足尖摇响,绿洲清泉在她指尖 流淌……世间万般美好,竟都汇聚于这婀娜的身影之中。 这一刻,他二人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这个传说今天已经难辨出处,绛宾与公主的爱情却见诸史 ...
民乐名家汇聚 保利国乐艺术节首次落地天津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07:19
活动概述 - 2025保利(天津)国乐艺术节将于8月17日至23日在天津举办,为该活动首次落地天津 [1] - 艺术节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将在天津大剧院举办近十场演出活动 [3] 活动内容 - 艺术节汇聚国内顶尖民乐名家、一流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等业界翘楚,组成强大师资团队 [3] - 活动涵盖琵琶、二胡、笙、古筝、扬琴、竹笛六大专业领域 [3] - 提供面向广大市民的惠民演出,让市民感受国乐魅力 [3] 活动意义 - 保利国乐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首次落地天津 [3] - 天津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国乐艺术节的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3]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人民日报· 2025-08-08 03:09
产业规模与增长 - 河南省兰考县徐场村民族乐器加工产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带动九成以上农户增收致富[1] - 兰考县共富工坊数量达304家,带动就业2.39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366人[6] - 脱贫地区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每个脱贫县培育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6] 收入水平变化 -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12588元增长至2024年17522元,增幅39.2%[2] 就业与创新模式 - 兰考县南彰镇共富工坊通过盘活闲置院落,实现年出口8万多个藤筐,带动老年群体就业[5] - 江西夏潭村通过采矿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组合出让创新模式,实现420.1万元交易额[4] 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 - 全国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云南昭通案例显示医疗费用减免与公益性岗位安置有效阻断返贫风险[3] -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4][6] 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 - 江西夏潭村通过定点帮扶建成共享食堂、幼儿园等设施,矿泉水项目加速建设[4] - 脱贫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4]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晨曦微露,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刨花飞舞,琴声悠扬。泡桐木制成的琴、琵琶等销往海内外, 这个百余户的脱贫村,民族乐器加工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5亿元,村里九成以上人家靠这个产业增收致 富。 挺拔青翠的泡桐树成长为撑起一方产业的致富树,正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 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 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 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长至2024年的17522元。 观监测帮扶质效——织密"安全网",守牢民生底线。 察民生保障水平——补齐民生短板,托起稳稳的幸福。 看自我发展能力——产业就业拓新路,确保持续增收致富。 在兰考,南彰镇一家共富工坊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以前编筐自家用,现在成了增收门路 ...
“乐韵中非,心桥共筑”:中国传统艺术打动肯尼亚观众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1 07:31
文化交流活动 - 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团在肯尼亚多地举行巡回演出,包括内罗毕大学、斯特拉赫男子学校、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和肯雅塔大学等地 [4] - 演出形式多样,包括独奏、合奏、器乐与武术融合等,展现二胡、琵琶、竹笛、笙、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的特色 [4] - 乐曲编配结合巡演地特色,将中国传统乐器与当地经典作品巧妙融合 [4] 观众反响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迪达·巴里萨称赞中国高校艺术团演奏技艺精湛,情感丰富,尤其喜爱《十面埋伏》 [1] - 肯雅塔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海勒姆对融合多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合奏印象深刻,认为音色层次丰富 [4] - 学习中文的中学生海莉表示演出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桥梁 [4] - 斯特拉赫男子学校学生对武术节目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模仿并邀请武术演员教学 [4] 互动与教学 - 在国家图书馆演出后,裂谷理工学院和总统府小学的学生们被中国传统乐器吸引,现场学习中文儿歌《小星星》 [8] - 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晓东认为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文化与心灵的深度交流 [8] 文化影响 - 演出激发了肯尼亚师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促进非中音乐融合交流的探讨 [4] - 巴里萨教授期待未来更多交流机会,推动传统音乐教育与创作合作 [4] - 演出在肯尼亚师生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促进跨文化合作的可能性 [8]
清风为伴产业兴 | 泡桐奏响致富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2 00:29
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现状 - 兰考县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泡桐种植、音板及配件供应、民乐研发生产销售,桐木音板供应量占全国90%以上 [1] - 全县培育民族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280余家,年产销70万台(把),产品涵盖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产值30余亿元,带动就业1.8万人 [1] - 行业存在规模小、生存能力差、资金紧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无序竞争、品牌创建困难等问题 [2] 政府监督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将民族乐器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清单,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收集问题并督促解决 [1] - 优化展会补贴申请流程,实施一表通办,解决资金发放滞后问题,已落实企业补贴资金 [1] - 督促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加强执法,打击制假售假、恶意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2] 金融与营商环境优化 - 督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2] - 推进干部作风和清廉执法建设,查处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2] - 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力度,保障民族乐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
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活动走进马耳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31 01:10
活动概况 - 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计划2025马耳他站活动在瓦莱塔启动 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2] - 活动主题为"华乐连心·共谱未来" 旨在以乐为媒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并促进青年交流[2] 具体实施 - 琵琶主题兴趣班在马耳他圣伊纳爵学院汉达中学开班 吸引2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2] - 此为马耳他学校首次开设中国音乐兴趣班 学生将学习琵琶演奏技巧及领略中国传统音乐魅力[2] 各方表态 - 汉达中学校长表示学校全力支持兴趣班开展 认为此举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拓展国际视野[2] -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认为兴趣班将增进马耳他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并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增添新动力[2] - 参与学生塞雷娜·加拉佐表示对琵琶学习充满期待 尽管存在挑战但已下定决心坚持学习[2] 项目背景 - "华乐连心·共谱未来"为品牌项目 自2024年推出后已在8个国家开展包括毛里求斯 澳大利亚 卢森堡 瑞典 俄罗斯 罗马尼亚 西班牙 马耳他[2] - 项目活动形式包括音乐教学培训 工作坊 大师班 音乐会等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交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