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

搜索文档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沙特国家博物馆开幕
新华社· 2025-09-29 07:52
新华社利雅得9月29日电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28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沙特国家博 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出骨笛、编钟、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国古代 乐器珍品,系统呈现中华音乐文明的演进脉络与审美理想。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沙文化年"框架下重点项目之一,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中国古 代乐器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缩影。"期待通 过展览,让更多沙特民众了解中国,谱写两国人文交流新篇章。" 开幕式上,中方艺术家还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 沙特文化部博物馆委员会顾问莫娜·哈金达尔说:"这是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相信将吸引各年龄段 观众,也一定会取得成功。"她表示,沙中两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互展互鉴,"这样的交流与桥梁非常重 要,有助于彼此理解并增进友谊"。 哈金达尔还高度评价中方在沙特考古项目中的贡献,并期待与中方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保存与培训 等领域加强合作。 据了解,此次展览于9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王海洲) ...
周原:关于家园的故事丨从长安到敦煌(2)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01:04
周原遗址概况 - 周原遗址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 东至扶风许家河 西至眉麟公路 北至岐山脚下 南至扶风纸白和岐山范家营 [2] - 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为周人核心聚居地 具有北倚岐山 南临渭水 东滨漆水的优越地理条件 [2] - 作为周人祖庙所在地 即使周文王武王迁都丰镐后 重大祭祀活动仍在此举行 [3] 周族起源与发展 - 周族始祖后稷(弃)因农业贡献被尊为谷神 其迁徙历程记载于《诗经·緜》 [7][9] - 古公亶父率部从豳地迁至周原 建立城郭邑落 奠定周族壮大基础 [9][10] - 先周时期已形成61处专业化手工业作坊区 包括铸铜 制骨 玉石器等产业 [18] 手工业与经济体系 - 云塘制骨作坊占地六万平方米 21号灰坑出土8000多斤骨料 来自1306头牛 显示规模化屠宰业存在 [20] - 制骨产业链分工明确 原料经初步分割后定向配送 骨器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 [18][19] - 畜牧业发达 《诗经·无羊》记载"三百维群"的羊群和"九十其犉"的牛群 [22] 礼乐文明与青铜文化 - 周原发现百余次青铜器窖藏 多属西周晚期贵族仓促埋藏 反映犬戎入侵历史 [30] - 微史家族青铜器铭文记载其殷商遗民身份 及世代担任周朝史官的历程 [33][34] - 编钟采用"一钟双音"技术 凤鸟纹标记侧鼓音 甬钟形制显示诸侯级礼乐规格 [36][38] 建筑技术与城市规划 - 召陈遗址F3建筑采用磉墩技术 将柱础稳定技术应用时间前推一千多年 [45][46] - 出土菱形汉白玉饰件及重环纹瓦当 建筑装饰与青铜器纹饰风格统一 [49][51] - 2024年考古确认三重城垣结构 王家嘴一号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 为先周时期最大夯土建筑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