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一味胶囊
icon
搜索文档
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解除留置 公司旗下医院超20家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10:02
公司董事长动态 - 董事长林杨林于9月21日解除留置措施并恢复正常履职 此前于7月6日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1] - 公司称董事长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许铭桂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医疗服务板块采用"1+N"创新服务模式和新型康养模式 [2] - 截至上半年末拥有24家医院 包括4家三级医院和1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 分布于六大区域医疗中心 [2] - 医药制造业务以"独一味"品牌为核心 拥有80个中成药品种 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的疼痛出血及风湿痹痛等 [2] 财务与监管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8亿元 同比下降20.63% 归母净利润743.11万元 同比下降88.25% [3] - 业绩下滑主要受医保政策及中成药集采影响 医疗收入和医药收入均同比下降 [3] - 因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 公司被甘肃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董事长林杨林及财务总监刘军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3] 经营细节与战略方向 - 上半年下属医院住院人次同比下降约9% 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约12% 但通过成本管控使毛利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4] - 医药板块毛利率40.47% 核心产品独一味集采后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4] - 公司致力于成为"银发经济第一股" 医养结合模式与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高度契合 [4]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原名为恒康医疗 以"独一味"中药起家 2021年新里程健康科技集团以重整投资人身份入主 [2] - 2022年9月恒康医疗更名为新里程 林杨林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 [2]
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解除留置措施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逾八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0:20
公司治理动态 - 董事长林杨林解除留置措施并恢复正常履职 此前因个人原因被立案调查但确认与公司无关 [1][3] - 董事许铭桂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1][3] - 林杨林2024年度从公司获得薪酬3.68万元(税前) 期末持有公司股份2600万股 [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8亿元 同比下降20.6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11万元 同比下降88.25% [5]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3.8亿元 医药板块收入2.1亿元 [5] - 医疗板块毛利率26.34% 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5] - 医药板块毛利率40.47% 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 [5] 经营状况说明 - 旗下医院门诊量及门诊次均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5] - 住院量同比下降约9% 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约12% [5] - 独一味系列产品纳入全国中成药集采 涉及13个品规 [6] - 集采执行后代理商观望导致销量大幅下滑 近期销售数量已明显回升 [6] 行业环境影响 - 医保付费政策持续调整影响医院住院人次及次均费用 [5] - 独一味核心产品集采后销售单价下降 [5] - 医院通过成本管控和有效收入提升应对政策调整 [5]
新里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 “医疗+医药”双轮驱动战略稳步推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06:1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43.11万元 [1] 战略布局 - 深化"医疗+医药"双轮驱动战略 医疗服务聚焦"综合医院本部+肿瘤专科医院"区域医疗中心 医药领域专注中药制造全产业链 [1] - 推进"1+N"创新服务模式(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分院)及"老年医院+老年照护中心"新型康养模式 聚焦肿瘤/心血管/脑血管/骨科等老龄化疾病 [1] - 已成立辽宁/河南/江苏/江西/四川/重庆六大区域医疗中心 拥有4家三级医院及1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 共计24家医疗机构 [1] 医疗服务运营 - 兰考第一医院/瓦房店第三医院/泗阳医院/盱眙中医院/崇州二医院在当地医疗市场份额领先 通过战略重构/等级创建/规模扩张实现有效收入增长 [2] - 兰考第一医院于3月通过三级综合医院执业校验评审 泗阳医院于5月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当地唯一) 盱眙中医院于6月取得三级乙等医院评审重要进展 [2] - 聚焦智慧医疗技术 追踪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创新技术应用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2] 医药业务发展 - 形成以"独一味"品牌为核心的中药全产业链集群 涵盖种植/购销/饮片/制造/流通环节 [3] - 独一味制药完成技术改造与产能扩张项目 预计实现中成药总产值大幅提升 [3] - "独一味"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研究结题 临床证据体系进入科学化规范化阶段 [3] - 通过优化管理制度/扩大产能/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全渠道布局增强产业链与市场竞争力 [3]
新里程收盘下跌2.28%,滚动市盈率64.65倍,总市值72.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07
股价表现与估值 - 8月14日收盘价2.14元 单日下跌2.28% 滚动市盈率64.65倍 总市值72.49亿元 [1] - 静态市盈率63.16倍 市净率3.59倍 在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31位 [1][2]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49.00倍 行业中值62.63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39倍 行业中值3.15倍 行业平均总市值204.18亿元 行业中值70.65亿元 [2] - 药明康德以21.13倍市盈率位列行业最低 阳光诺和以57.84倍市盈率位列第12 [2]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0.28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158.67万元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核心产品为"独一味"系列中成药 [1] - "独一味胶囊"被收录于《中国药典》 属国家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品种 具有全国独家品种地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元 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 同比下降9.35% 销售毛利率27.96% [1]
新里程收盘下跌1.80%,滚动市盈率65.86倍,总市值73.8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38
股价表现与估值 - 8月4日收盘价2.18元 单日下跌1.80% 总市值73.84亿元[1] - 滚动市盈率65.86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7.79倍和行业中值59.03倍[1] - 在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32位[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17.37万元[1] - 近5日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 累计净流出5002.26万元[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主要产品包括药品及医疗产品、医疗服务[1] - 专注药品生产二十余载 形成以"独一味"品牌为核心的系列中成药[1] - "独一味胶囊"为全国独家品种 收录于《中国药典》 属国家基药和医保目录品种[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7.96亿元 同比下降16.49%[1] - 净利润2565.19万元 同比下降9.35%[1] - 销售毛利率27.96%[1] 同业比较 - 药明康德总市值2638.13亿元 PE(TTM)19.16倍[2] - 康龙化成总市值530.08亿元 PE(TTM)28.37倍[2] - 爱尔眼科总市值1201.11亿元 PE(TTM)32.41倍[2] - 行业平均总市值195.49亿元 行业中值总市值67.01亿元[2]
新里程股东质押占比14.36%,质押市值约10.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26
股东质押情况 - 截至8月1日股东质押比例达总股本14.36% 质押股份数量为4.87亿股 分为13笔质押 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1] - 质押股份总市值为10.80亿元 质押比例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排名第631位[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两大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药品及医疗产品[1] - 核心产品"独一味胶囊"被收录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 属于国家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品种 具有独家生产权[1] - "独一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拥有超过二十年药品生产经验[1] 股价表现 - 近一年股价累计上涨24.02%[1] 公司治理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许铭桂[1]
新里程收盘下跌1.32%,滚动市盈率67.68倍,总市值75.8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5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30日收盘价2.24元 单日下跌1.32% [1] - 滚动市盈率67.68倍 高于行业平均48.15倍和行业中值61.34倍 [1] - 总市值75.88亿元 在行业排名第13位 [1][2] 行业对比数据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48.15倍 中值61.34倍 [1] - 行业市净率平均4.30倍 中值3.18倍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202.33亿元 中值65.82亿元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20日股东户数68,123户 较上次减少210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1] - 核心产品"独一味胶囊"为国家基药和医保目录品种 [1] - 拥有"独一味"中国驰名商标 专注药品生产二十余载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元 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 同比下降9.35% [1] - 销售毛利率27.96% [1] 同业估值对比 - 药明康德市盈率20.62倍 总市值2839.19亿元 [2] - 爱尔眼科市盈率33.11倍 总市值1227.22亿元 [2] - 通策医疗市盈率40.62倍 总市值208.03亿元 [2]
新里程收盘下跌2.17%,滚动市盈率67.98倍,总市值76.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42
公司股价及估值表现 - 7月25日收盘价2.25元,单日下跌2.17%,总市值76.2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67.98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7.44倍及中值57.24倍 [1] - 市净率3.78倍,略低于行业平均4.04倍但高于中值3.22倍 [2] 资金流动情况 - 7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99.50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入497.72万元,呈现持续流入态势 [1] 行业对比分析 - 在医疗服务行业PE排名第33位,低于药明康德(22.83倍)、康龙化成(28.55倍)等头部企业 [2] - 总市值76.22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92.03亿元但高于中值64.24亿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核心产品为"独一味"系列中成药 [1] - "独一味胶囊"为国家基药、医保目录品种,具有全国独家性和优质优价特性 [1] - "独一味"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拥有20余年药品生产经验 [1]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96亿元,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同比下滑9.35% [1] - 销售毛利率27.96%,保持相对稳定 [1]
新里程收盘下跌1.84%,滚动市盈率64.35倍,总市值72.1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08:57
公司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15日收盘价2.13元 单日下跌1.84% 总市值72.15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64.35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3.29倍和行业中值47.55倍 [1] - 在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33位 [1]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7家机构持仓 包括5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139092.69万股 持股市值34.3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主要产品包括药品及医疗产品、医疗服务 [1] - "独一味胶囊"为全国独家品种 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 [1] - "独一味"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拥有二十余年药品生产经验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元 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 同比下降9.35% [1] - 销售毛利率27.96% [1] 行业估值对比 - 行业平均市盈率43.29倍 市净率3.70倍 平均总市值173.82亿元 [2] - 行业中值市盈率47.55倍 市净率3.01倍 中值总市值61.56亿元 [2] - 药明康德以2300.07亿元总市值居行业首位 市盈率20.57倍 [2]
新里程收盘上涨1.86%,滚动市盈率66.17倍,总市值74.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4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0日收盘价2.19元,上涨1.86%,总市值74.1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66.17倍,高于行业平均43.60倍和行业中值46.78倍 [1] - 市净率3.68倍,略高于行业平均3.58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7家机构持仓,包括5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13.91亿股,持股市值34.3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药品及医疗产品、医疗服务 [1] - "独一味"品牌为核心的中成药系列,其中"独一味胶囊"为全国独家品种和国家医保目录品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降16.49% [1] - 净利润2565.19万元,同比下降9.35% [1] - 销售毛利率27.96% [1]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PE平均43.60倍,中值46.78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34位 [1] - 可比公司PE范围:药明康德18.02倍至阳光诺和42.47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