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肉饭
icon
搜索文档
罗永浩和西贝老板开战!1000亿的目标难了
搜狐财经· 2025-09-12 11:32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 - 罗永浩在教师节通过微博吐槽西贝餐厅"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并建议立法强制餐馆注明预制菜使用情况 [2] - 西贝通过客服否认使用预制菜 随后老板贾国龙宣布起诉罗永浩并在旗下餐厅推出"罗永浩菜单" [4] - 网友指出西贝"牛肉饭"和"椒麻鸡"使用非即食料包(保质期9个月)与中央厨房模式产生认知冲突 [10][12] 预制菜行业标准争议 - 2024年国务院对预制菜定义:不加防腐剂、工业预加工、加热后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6] -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连锁企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 西贝坚持中央厨房模式不属于预制菜 但消费者认为加热料包即预制菜 存在标准与认知差异 [10][12] 西贝定价与消费者接受度 - 消费者质疑西贝在量少价贵(普遍认知为"贵")的同时使用预制菜料包 [13] - 贾国龙称价格"真不贵" 但消费者难以接受高价位与预制菜同时存在 [13] - 舆论反弹源于价格与价值不匹配 而非单纯反对预制菜或高价 [13][14] 西贝历史公关危机 - 2020年餐饮业困境期间 贾国龙以"贷款发工资"获银行支持后立即涨价 引发公众批评 [15] - 公司副总言论被解读为"月入5000以下不配吃西贝" 进一步激化舆论矛盾 [17] - 贾国龙曾公开支持"715工作制"(每周7天每天15小时) 引发劳资争议 [19] 西贝战略目标与挑战 - 公司目标2026年完成IPO并实现千亿市值 2030年营收突破千亿 [19] - 近期争议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灾难性影响 可能阻碍千亿目标实现 [5][20]
五年涨十倍,吉野家要把拉面卖成全球第一?
36氪· 2025-05-22 03:41
核心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到2035年成为全球最大拉面店的目标,将拉面业务定位为继国内和海外事业后的第三大业务板块,承担"进攻者"角色 [1] - 计划到2029财年拉面销售额从80亿日元(占比4%)增至400亿日元(占比13%),年均增长38%,总店数达500家 [1][2] - 拉面业务盈利能力目标五年内增长十倍,从4亿日元提升至40亿日元 [2] 业务布局与收购 - 截至2024年已收购4家公司旗下17个拉面品牌,包括Setagaya、Withlink等 [3] - 2024年收购拉面供应链企业宝产业(Takara Sangyo),计划以其作为全球扩张核心枢纽 [5] - 2025年1月收购知名连锁品牌Kirameki,完善产业链布局 [3] 财务数据与增长目标 - 2024财年净销售额2049亿日元(约1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93%,但净利润38亿日元(约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21% [7] - 各业务CAGR目标:吉野家64%(2024年1378亿→2029年1880亿)、はなまる92%、海外22%、拉面380% [2] - 2025财年拉面业务目标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8亿日元(约1400万人民币) [5]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大陆现有570家门店占海外总门店58%,是最大海外市场 [8] - 旗下花丸乌冬面品牌曾在中国经营11年后于2022年全面退出,丸龟制面同期退出 [8][9] - 面临日式拉面在中国市场性价比不足、创新乏力等挑战 [9] 转型动因 - 需减轻对牛肉饭单一产品的依赖,当前1200家牛肉饭店铺净增长率仅2% [5] - 牛肉及大米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同比增长06%,净利润承压 [7] - 菜单30年未更新,产品迭代速度落后本土快餐品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