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COAST)

搜索文档
探海2025 中国力量绘就全球海洋治理新图景
人民网· 2025-08-01 01:57
海洋塑料治理项目 - 科研团队联合渔民和企业将海洋塑料转化为低碳环保原材料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治理双赢[1] - 该项目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为解决海洋污染提供中国方案[1] - 项目使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进入可持续良性循环 渔民收入增加且企业获得收益[1] 全球海洋治理战略 -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弥补治理赤字和提升国际话语权 展现大国担当[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和蓝色经济合作[1] - 中国在海洋空间规划 蓝色经济和科技能力建设方面具有优势 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1] 技术共享与国际合作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COAST工具包免费向全球开放 整合海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2] - COAST工具包为滨海城市提供海洋灾难预警和生态管理等可视化服务[2] - 埃及专家认为该工具包能帮助"全球南方"国家解决技术缺乏问题 实现国际协作[2] 区域合作成果 - 中国在东南亚 南亚 南太平洋和加勒比等区域建设多个双多边合作平台[2] - 对外发布多项公共产品 帮助多个国家编制海洋空间规划[2] - 推动区域海洋治理能力提升 在多个区域收获显著成效[2] 海洋科技创新 - 海洋观测技术在维护海洋权益 预警灾害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气交互关键层大剖面综合同步观测浮标系统在南海成功布放[3] - 首次实现基于深海大浮标的大气-海气界面-水下综合同步观测 填补技术空白[3]
携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1
海洋健康危机现状 - 地中海卡吕普索海沟发现167件废弃物,大部分为塑料制品[1] - 全球海平面自1901年上升23厘米,2024年创历史新高[2] - 海洋热含量达1960年以来最高水平,海面温度上升0.25摄氏度[2] - 1677种海洋物种濒临灭绝,44%珊瑚礁物种濒危,活体珊瑚覆盖率150年内减半[2] 人类活动影响数据 - 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达374亿吨[2] - 海运排放同比增长2.7%[2] - 全球超1/3渔业资源遭过度捕捞,比例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2] - 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4.1亿吨,占水体垃圾总量80%以上[2] 经济与健康代价 - 热带风暴和洪水造成全球年经济损失超千亿美元[2] - 5.6亿人直接受海洋灾害影响[2] - 受污染海产品导致的全球健康成本2015年超2500亿美元[2] 联合国海洋大会成果 - 170国通过《尼斯海洋行动计划》,含政治宣言和自愿承诺[6] - 19国新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协定[6] - 哥斯达黎加将科科斯岛保护区从3%扩至30%[6] - 坦桑尼亚新设1300平方公里海洋保护区[6] 中国参与贡献 - 批准《港口国措施协定》,转向海洋牧场等可持续渔业模式[8] - 山东莱州建成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8] - 中国科研机构发布CGOF 1.0数据集、"妈祖"预报产品等公共服务[9] - COAST工具包向全球免费开放,含6大模块24子模块[9] 国际科研合作进展 - 启动15年深海探索项目"尼普顿任务"[9] - 成立Space4Ocean联盟推动空间技术与海洋监测融合[9] - 设立墨卡托国际海洋数值中心建设全球模拟系统[9]
中国海洋发展治理成果和努力在联合国海洋大会获高度评价
新华网· 2025-06-12 22:23
中国海洋发展治理成果 - 中国在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受到国际专家高度评价[1] - 中国通过"蓝色伙伴关系"与国际社会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海洋保护修复[1] - 中国设立海洋保护区和湿地管理区,投入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和可持续管理[2] 国际合作与技术共享 -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国际机构发布"蓝色伙伴关系"优秀案例,展示国际合作成果[1] - 中国研发的COAST工具包向全球免费开放,提供海洋灾害、生态健康等可视化服务[2] - COAST工具包帮助全球南方国家识别海洋资源并评估经济价值,促进国际协作[3] 科技创新与多边主义 - 中国在科学、高等教育、技术和创新领域投入巨大,推动全球和谐发展[2] - 中国积极支持多边主义,牵头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项目[4] - 中国推动深海采矿法规向环保、安全方向发展,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非正式磋商[3][4] 国际认可与领导力 - 国际专家赞赏中国在环境保护、气候目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2] - 联合国机构肯定中国在推动环保和监管方面的贡献,特别是COAST工具包项目[3] - 中国签署多项国际海洋协定,捍卫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践行多边主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