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水鱼
icon
搜索文档
衢州:呵护山水,点绿成金
新华网· 2025-09-08 02:31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衢州开展生猪禁养和玻璃拉丝厂关停等专项整治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1]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 空气质量常年维持国家一级标准 出境水全部达到II类水标准 [1] -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对空气质量 水质 土壤进行24小时全面监测和评估 [2]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 钱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2] - 全市建设27处自然保护地 总面积超1166平方公里 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15平方公里以上 [2] - 制定《衢州市信安湖保护条例》《衢州市国际花园城市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强化生态保护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衢州拥有各类生物物种10643种 占全省总物种数的82.28% 是浙江省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 [2] - 中华秋沙鸭连续6年来衢州龙游越冬 表明栖息环境质量优良 [2]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常山县建立"两山合作社"收储闲置林地农房等碎片化资源 通过生态资源转化"云脑"平台整合1.3亿条数据 [3] - 开化县探索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 将林地纳入国家公园统一监管 政府给予农户经济补偿 [3] - 开化县整合34类生态产品打造"钱江源"区域公共品牌 实现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3] 碳账户体系建设 - 衢州全域推开碳账户体系改革 将绿色行为量化成碳减排量 [3] - 截至2024年底 建立碳账户239.6万个 碳账户金融贷款余额达968.87亿元 [3] - 碳账户关联日常消费优惠福利活动 并在贷款融资中享受绿色通道 [3] 产业结构优化 - 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打造形成新材料 新能源 集成电路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 [2] 居民收入提升 - 农家乐和撒网模特等生态相关产业使村民年收入达20万元 是原先收入的四倍 [1]
让依法护水理念深入人心
人民网· 2025-04-30 00:52
生态修复与司法保护 - 开化县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修复生态,补偿非法捕捞造成的破坏 [1] - 法院联合检察院、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建立"河长+法官"机制,设立法官工作室并聘请12名专家作为特邀调解员 [2] - 法院通过巡回审判非法捕捞案件(如李某毒鱼案判处拘役3个月并赔偿6700元)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 [3] 清水鱼养殖产业 - 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方进林推动清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目标带动山区共同富裕 [1] - 古法活水养鱼对水质要求极高,但上游违法毒鱼行为导致养殖鱼群大面积死亡,造成农户重大经济损失 [2] - 方进林提出《关于加强河长制长效机制的建议》,推动"河长制+司法"协作解决河流管护问题 [2] 跨区域生态治理 - 法院参与跨区域联防联控巡河活动,强化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2] - 方进林提出《关于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议案》,建议深化跨域司法协作与普法宣传 [3] - 法院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巡护、普法等活动,提升司法保护成果的可感知性 [2][3] 普法与公众参与 - 法院在非法捕捞案件庭审后开展联合普法,方进林讲解毒鱼危害,法官以案释法 [3] - 人大代表、镇村干部等60余人旁听巡回审判,增强依法护水理念 [3] - 方进林通过参与庭审、巡河等活动,认可司法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