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慧通

搜索文档
海西新药冲击IPO,用仿制药养创新药,销售费用率较高
格隆汇APP· 2025-09-14 08:57
近期,又有一家来自福建的创新药企冲击港股IPO。 格隆汇获悉,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西新药)递表港交所,由华泰国际、招银国际 担任联席保荐人。 与其他创新药企业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的情况不同,海西新药已有14款仿制药获批上市,并实现 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海西新药并非首次冲击IPO。2022年11月,公司与海通证券订立辅导协议,并向证监会 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不过,后续考虑到港交所可提供一个接触国际资本的平台,海西新药放弃了A股上市,转而拥抱港交 所。 2025年1月3日,海西新药第一次递表港交所,因六个月后自动失效未完成上市进程,于不久前第二次递 表。 01 贝达药业前员工创业,估值约19.48亿元 海西新药的起源可追溯至2012年3月,当时康心汕博士及其配偶FengYan女士在国有股东的支持下创立 了公司。 2022年11月,海西新药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截至2025年7月28日,康心汕博士、FengYan女士及泰瑞和投资共同构成公司的一组控股股东。 目前,上述控股股东合计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1.17%。 公司的主要投资机构包括展鸿达投资、金东石管理 ...
海西新药拟赴港IPO!仿制药赚钱,创新药花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8:35
8月6日,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西新药")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今年1月3日,海西新药 首次递交招股书。 与多家创新药企业在亏损状态下遵从18A制度谋求在港股上市的情况不同,海西新药拥有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4款仿制药,并凭借仿制药的销售实现盈 利。2024年,海西新药来自VBP(即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计划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九成。 但其主要产品瑞安妥、海慧通的VBP纳入有效期将在2025年12月31日结束。招股书提示,如果相应的产品被剔除出VBP名录或其他政府资助的医保计划, 公司的业务、运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依靠仿制药"供血"的创新药研发也将遭遇危机。 靠仿制药赚钱 海西新药几乎所有的销售收入均来自销售仿制药。公司表示,未来销售收入也将主要来自仿制药。具体来看,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及塞西福四款入选 国家VBP计划的药物,在2024年为海西新药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87亿元、4794.9万元及4372.9万元。 |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 | | | | --- ...
从仿制到创新:海西新药如何平衡现金流与研发投入?
智通财经· 2025-08-11 23:52
随着华昊中天、派格生物、康乐卫士、美中嘉和等企业递表港交所,药企前往港股上市的热潮还在继续。 据港交所8月6日披露,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西新药)再次递表港交所主板,华泰 国际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该公司曾于1月3日向港交所递表。 据了解,海西新药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实现了不小的增长。相比诸多处 于临床阶段的药企,海西新药发展向好性无疑是更加明显的。 5个月营收约2.5亿元最大客户贡献营收"半边天" 据招股书,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新 药的管线。公司在中国最大、增长最快的治疗领域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目前已就14款仿制药获 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成为中国制药行业的主要市场参与者。 | | | | | | | 已則震化的仿劇碼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治療盟城 | 南福 | 低製糖 名稱 | | ...
海西新药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报告期内毛利率均超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2:45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8月6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件,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5年1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请 [1] - 最新申请文件更新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前5个月的财务与业务数据 [1] - 拟发行不超过2576.27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在研药物管线、提升研发能力、增强商业化能力及优化生产系统等 [1] 产品管线与研发实力 - 公司已商业化产品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炎症疾病的仿制药 [2] - 拥有14款获批仿制药和4款在研创新药,其中4款仿制药(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赛西福)入选国家集采 [2][3] - 研发团队由112名研究人员组成,27%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核心成员平均19年行业经验 [2] - 已建立36项全球专利组合,包括17项海外专利 [2] 业务结构与收入构成 - 报告期内(2022-2025年前5个月)营收分别为2.12亿元、3.17亿元、4.67亿元和2.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17亿元、1.36亿元和0.9亿元 [5] - 收入主要来自仿制药销售,4款集采药品贡献大部分收入,其中安必力占比从2022年78.4%降至2025年前5个月29.3%,海慧通同期从2.9%升至47.7% [3] - 按治疗领域划分,消化系统产品占比从78.4%降至29.6%,心血管系统产品占比从4.2%升至52.6% [4] 客户集中度与财务指标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85.1%降至71.7%,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从58.8%降至44.5% [5] - 毛利率维持在81%-84%高位,2024年83%的毛利率在A股仿制药公司中排名第二 [6]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3年末2.54亿元降至2025年5月31日的4626万元 [6] 创始团队背景 - 创始人康心汕博士拥有26年行业经验,曾任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PTC Therapeutics、贝达药业等机构 [6][7] - 配偶Feng Yan曾任麦克马斯特大学实验室总监和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经理,2012年加入公司 [7] - 创始人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共同控制公司41.17%股份 [6]
海西新药二闯港交所:“学霸”夫妻掌舵,报告期内毛利率均超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1:17
IPO申请及募资计划 - 公司于8月6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文件,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更新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的财务数据[1] - 拟发行不超过2576.27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集资金用于推进在研药物管线、提升研发能力、增强商业化能力及优化生产系统等[1] 业务概况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为商业化阶段制药企业,已商业化14款仿制药,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领域,其中4款入选国家集采[2][3] - 集采产品安必力收入占比从2022年78.4%降至2025年前五个月29.3%,海慧通同期从2.9%升至47.7%[3] - 按治疗领域划分,心血管系统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4.2%大幅提升至2025年前五个月52.6%[4]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分别为2.12亿元、3.17亿元、4.67亿元和2.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17亿元、1.36亿元和0.9亿元[5] - 毛利率保持高位,报告期内分别为81%、83.3%、83%和84%,2024年毛利率在A股仿制药企业中排名第二[6][7]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3年末2.54亿元锐减至2025年5月末4626万元[9] 研发与专利布局 - 研发团队112人,27%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核心成员平均19年行业经验[2] - 全球专利组合含36项专利,其中17项在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获得授权[2] - 5款仿制药处于ANDA阶段,预计2025-2026年获批[3] 客户集中度与创始人背景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85.1%降至2025年前五个月71.7%,最大客户占比从58.8%降至44.5%[5] - 创始人康心汕博士拥有26年行业经验,曾任职贝达药业首席药学家,与配偶Feng Yan共同控制公司41.17%股份[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