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球

搜索文档
世运会的活力密码:超越“入奥”的多元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08:37
赛事规模与成就 -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 包括116个国家和地区6679名运动员 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 [1] - 52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获得金牌 81个代表团选手登上领奖台 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为历届之最 [1] - 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6金17银11铜首次登顶金牌榜和奖牌榜 创历史最好成绩 [2] 项目发展与突破 - 中国获得世运会金牌项目从累计14个增加至23个 拓宽争金项目版图 [2] - 散打 泰拳 空手道 跑酷 自由式轮滑 霹雳舞 残疾人自由潜水 残疾人柔术等项目实现世运会金牌突破 多个项目首次参赛即夺金 [2] - 龙舟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2支队伍中7支登上领奖台 印度尼西亚队获3金2银 乌克兰队获2金1银1铜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2] 文化多元性与国际影响 - 龙舟项目推动文化交融 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0万爱好者参与 队伍成员包括政府职员 大学生 农民等多元构成 [3] - 世运会为武术 空手道 桑搏 泰拳等民族特色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促进跨文化理解 [3] - 赛事打破奥运会资源大国垄断奖牌格局 摩尔多瓦 哥伦比亚 突尼斯等中小国家在体育舞蹈 滑轮 地掷球等项目斩获奖牌 [4] 非奥项目价值定位 - 世运会与奥运会形成互补 60%到70%项目更适合在世运会展现特色 不应以"能否入奥"作为项目发展成功标准 [6] - 运动员背景多元 包括机器人软件工程师 木匠 农民 工程师 护士 学生等 体现体育全民参与特性 [7]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强调奥运与非奥项目在竞技水准上无高下之分 关键取决于项目本身质量 [8] 小众项目发展路径 - 小众项目需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 裁判标准和赛事体系 同时注重社群运营和社交媒体传播 [9] - 学校尤其是高校为小众项目提供理想发展土壤 学生时间充裕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场地资源丰富 [9] - 河南理工大学地掷球项目形成完整培养体系 一学期约五六百人选课 教师将世运会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 [9] 年轻群体与创新项目 - 新一代对多元化运动更感兴趣 世运会吸纳霹雳舞 无人机竞速等创新低门槛项目吸引Z世代 [10] - 广东省无人机竞速领域积累深厚 2019年已开展大规模赛事 现有众多飞行俱乐部和梯队化人才培养 [10]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与成都体育学院签署备忘录 共同建立体育研究和推广中心推动非奥运动发展 [11]
荷球、棍网球、壁球……小众运动走向大众
新华网· 2025-08-15 05:39
核心观点 - 2025年成都世运会推动小众体育项目在中国普及和发展 包括浮士德球、荷球、软式曲棍球、棍网球和壁球等 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并提升青少年普及度 [1][4][8][9][13] 浮士德球发展 - 浮士德球又称拳头球或草地排球 起源于意大利 流行于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 比赛规则为双方各5名球员 只能用拳头或前臂击球且允许球落地弹跳一次 [4] - 成都世运会推动该运动在中国知名度提升 中国民众对新运动接受力强 提供更多健身选择和丰富生活方式 [4] 荷球推广 - 荷球于1902年起源于荷兰 是男女同场竞技集体球类项目 比赛由4男4女共8名队员组成 场地有两个半区及各设3.5米高篮筐 投对方篮筐得分 [4] - 河南建立校、区、市、省各级联赛 郑州大学荷球队为国内最早组建队伍之一 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该项目 [4] 软式曲棍球进展 - 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国家队于2025年1月落户江西赣州市 该市承办全国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和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锦标赛等赛事 [8] - 青少年群体接触度提升 项目具机动性和多元性 吸引曲棍球和冰球爱好者参与 [8] 棍网球国际化 - 棍网球比赛节奏快且对抗激烈 运动员需佩戴护目镜和护齿等护具 进攻方获球后必须在30秒内射门 除守门员外全员参与攻防 [9] - 国家体育总局于2024年底明确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手球协会为项目管理单位 正式组建国家队 中国女子棍网球队首次亮相世运会 [9] - 项目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较好 成都为后起之秀 在学校开展并举办多年龄段赛事 正处于从小众向规范化、国际化转型关键期 通过校园联赛和U系列赛事扩大群众基础 [9][11] 壁球普及 - 壁球被誉为室内运动之王 具短距离冲刺、快速变向和立体空间击球等特点 提供半小时高强度锻炼 成为上班族健身选项 [13] - 成都世运会期间壁球馆预约量增长超过50%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辽宁和陕西等地通过知识宣讲、体验教学和趣味比赛吸引市民参与 [13]
成都世运会 | 小众项目的“春天”
新华社· 2025-08-14 01:49
棍网球发展现状 - 美国队获得成都世运会女子棍网球冠军 中国女子棍网球队无一胜绩但获得宝贵交手经验 [1][4] - 棍网球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 北京上海深圳发展较好 成都是后起之秀 在多个学校广泛开展并举办多年龄段赛事 [4] - 成都大学棍网球队16人进入国家队30人集训名单 5人进入最终12人名单 [4] 壁球产业突破 - 中国企业获得授权生产国际流行的可拆卸玻璃壁球场 成都世运会设置四块蓝色玻璃球场 [8] - 世界壁球联合会主席认为中国引领了壁球场地向低成本高适应性转化 推动比赛融入社区 [8] - 壁球在四川有群众基础 中国壁球队多场比赛门票售罄 [6] 腰旗橄榄球推广 - NFL中国拥有1.8亿中国粉丝 通过"苹果种子计划"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 [10] - 腰旗橄榄球入选洛杉矶奥运会 NFL中国看到该项目在中国具备发展基础 [8][10] - NFL中国将继续推动不同年龄段人群参与腰旗橄榄球运动 [10] 武术国际化进程 -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认为武术进入新历史阶段 从"一花独放"变为"百花齐放" [11] - 武术将成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13] - 武术项目在世运会亮相被视为重要成功 进入青奥会是新的里程碑 [13] 龙舟奥运化改革 - 龙舟首次作为正赛亮相世运会 中国队未获金牌 印尼获3金乌克兰获2金 [13][15] - 使用轻型材料龙舟 设置8人制和10人制短距离比赛 对女性选手比例做出规定 [15] - 龙舟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有机会冲击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 [15] 小众项目普及 - 浮士德球在德语地区流行 成都建成中国大陆第一块标准赛场 [17] - 软式曲棍球在青少年中普及度高 对场地要求低 有块场地就可以开展 [19] - 世运会成为非奥项目展示橱窗 中国民众对新鲜运动接受力强 [17][19]
(成都世运会)综合消息:中国女将台球连夺两金 商春松成就跑酷大满贯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1:31
中国代表团表现 - 中国代表团以21金6银4铜继续领跑金牌榜 [3] - 白雨露以总比分2:0战胜泰国选手夺得女子斯诺克冠军 [1] - 韩雨在女子花式台球决赛中以7:6逆转菲律宾选手森特诺夺冠 [1] - 商春松以24.7分获得跑酷女子自由式冠军并实现该项目大满贯 [2] - 刘莎莎与唐春晓分获女子花式台球与台球八球混合铜牌 [2] - 中国女垒小组赛首战1:3不敌荷兰队 [3] - 中国软式曲棍球男子队首次参赛获得第八名 [3] - 郭丹与潘郅远在速度轮滑男女15000米淘汰赛中均排名13 [2] - 张振海与周晴在速度轮滑100米争先赛中止步预赛 [2] - 崔敬轩与鲍钰宁在野外射箭反曲弓淘汰赛中止步四强 [3] 国际选手表现 - 荷兰选手特蕾泽·科尔姆彭豪威尔获得台球女子三库开伦冠军 [2] - 哥伦比亚选手包揽速度轮滑男女15000米淘汰赛冠军 [2] - 西班牙与萨尔瓦多选手分获速度轮滑100米争先赛男女组冠军 [2] - 瑞典队与芬兰队分获软式曲棍球男女组冠军 [3] - 意大利与斯洛伐克选手分获野外射箭反曲弓男女组冠军 [3] - 巴西队包揽浮士德球男女组冠军 [3] - 德国队以15金13银13铜暂居金牌榜第二位 [3] - 乌克兰队以11金9银6铜排名金牌榜第三 [3] - 意大利队以10金16银16铜暂居金牌榜第四 [3] 赛事项目动态 - 世运会女子斯诺克采用三局两胜制及6红球赛制 [1] - 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出现裁判评分调整事件 完成分从22.7分更正至24.7分 [2] - 浮士德球为首次通过世运会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小众运动 [3] - 14日将产生35枚金牌 中国队在台球男子斯诺克 八球混合和攀岩速度赛具备冲金实力 [4] - 肖国栋将参与男子斯诺克决赛 张泰艺亮相八球混合决赛 [4] - 龙见国与邓丽娟将代表中国队出战攀岩速度赛 [4]
追光|这些世运会项目,已“牵手”成都校园
新华社· 2025-08-13 08:55
世运会推动校园小众运动普及 - 成都多所学校以世运会为契机组织学生体验沙滩手球、跑酷、棒垒球、攀岩、射箭、滑水、浮士德球、腰旗橄榄球等小众运动项目[1] 沙滩手球项目发展 - 新都区石犀小学校2024年开始接触沙滩手球 体育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世运会比赛[3] - 沙滩手球场地松软不易受伤 规则宽松允许自由发挥 能培养集体荣誉感和敢打敢拼精神[5] 跑酷项目体系化建设 - 天回小学2023年引入跑酷 构建"普及课+社团+校队"三级培养体系 与专业机构合作[9] - 全校36个班每周开设跑酷课 校队规模达100余人 世界冠军何意瑜现场指导技巧[7][9] 棒垒球与攀岩项目体验 - 石室小学开展棒垒球教学 专业教练讲解起源规则并指导发力传接球技巧[11] - 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设置户外攀岩场 学生在专业保护下克服高度恐惧完成挑战[13] 射箭与滑水项目推广 - 郫都区实验学校组织射箭体验 学生学习拉弓方法并了解历史文化[15] - 世运会选手岳翰兼任学校滑水教练 教授天津逸航国际学校学生技巧性与力量性兼具的滑水运动[17] 浮士德球规模化发展 - 成都浮士德球队在十余所学校开展进校园活动 已覆盖超过2000名青少年[19] - 队员在体育课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该项目产生兴趣[19] 腰旗橄榄球国际交流 - 成都外国语学校与美国林肯中学开展腰旗橄榄球交流活动 通过比赛建立深厚友谊[21][23] - 体育活动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纽带 促进文化互动与青春活力释放[21][23]
世运这一刻|绿动蓉城,在生态画卷中竞逐
新华社· 2025-08-13 01:28
赛事概况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办 设置15个室外场地[5][17] - 体育竞技与自然生态和谐交融 场地依托户外公园、公开水域等改建临设[5] 比赛项目 - 速度轮滑女子公路赛10000米积分决赛于8月12日举行[2] - 跑酷项目设女子竞速决赛和男子自由式决赛[6][18][19] - 浮士德球设女子半决赛和男子半决赛[6][18] - 团队飞盘预赛A组比赛有中国队选手参赛[10] - 肢体残疾混合双人柔术金牌赛中国组合获得冠军[13] - 沙滩手球男子决赛有中国队球员参与[14] - 自由搏击男子KI 91公斤以上级四分之一决赛有中国选手参赛[17] - 野外射箭女子反曲弓项目有中国选手与加拿大队选手对决[17] - 荷球混合团体赛第7名争夺赛有葡萄牙队参与[16] 参赛国家 - 瑞典选手与荷兰选手参与跑酷女子竞速决赛[6] - 巴西队与奥地利队进行浮士德球女子半决赛[6] - 葡萄牙队参与荷球混合团体赛[16] - 加拿大队选手参与野外射箭项目[17] - 德国队获得浮士德球男子半决赛胜利[18] - 保加利亚选手参与跑酷女子竞速决赛[19]
蜀地交汇处 世运同心桥
中国青年报· 2025-08-12 07:52
世运会推动小众体育项目发展 - 世运会作为非奥体育项目平台 促进龙舟 棍网球等传统运动跨国交流与文化融合 [1] - 浮士德球在巴西仅有1000多名常驻玩家 德国流行度也有限 世运会成为其全球推广关键渠道 [2] - 软式曲棍球在中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国家队2025年2月组建 目前通过校园课程和高校联赛推广 [3] 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与哲学内涵 - 意大利运动员认同武术蕴含"对抗心魔"哲学理念 超越单纯竞技性 体现艺术与思想深度 [4] - 武术吸引国际选手因动静结合特性 巴西选手认为其与传统热烈文化形成互补 [5] - 龙舟节庆文化 武术阴阳哲学通过世运会实现文化共鸣 促进儒家文化圈内外思想共振 [5] 小众项目的普及优势与群众基础 - 浮士德球操作简单 仅需草坪场地 软式曲棍球技术门槛低 适合儿童参与 [6] - 非奥项目场地要求低 开展形式日常 飞盘 台球等已在中国形成群众基础 [6] - 成都赛后保留三岔湖等场馆 向公众开放皮划艇 滑水体验 反哺全民健身 [6] 国际赛事对体育生态的促进作用 - 世运会为非专业选手提供国际展示机会 德国大学生运动员藉此向全球推广浮士德球 [3] - 中国通过世运会引入浮士德球等新项目 为曲棍球 冰球运动员提供职业转型路径 [3] - 赛事创造跨文化交流平台 武术运动员通过国际大赛实现技术切磋与思想碰撞 [5]
成都世运会 | 世运为媒,小众项目走进中国大众视野
新华社· 2025-08-11 23:38
世运会推动小众运动发展 - 世运会展示滑水、浮士德球、软式曲棍球等小众项目 吸引中国民众关注并提升认知度 [1][2][3] - 观众对滑水等新兴运动表现出强烈兴趣 首次观赛体验获得"刺激""有趣"等积极反馈 [1][2] - 浮士德球借助世运会完成中国大陆首块标准场地建设 该项目在德语地区流行且具有文艺属性 [2] 小众运动推广与全民健身结合 - 软式曲棍球具备低门槛特性 仅需一球一杆即可在任何空地开展 兼具身体协调性锻炼和社交功能 [3] - 沙滩手球因规则宽松和场地安全性受到青少年喜爱 成都某小学通过特色课程推广并获全国U系列赛事奖项 [4][5] - 部分小众运动存在场地限制问题 如沙滩手球需借世运会契机推动沙滩场地建设以扩大普及范围 [5] 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中国民众对新兴体育项目接受度显著提升 骑行、马拉松、攀岩等原小众项目已逐步大众化 [5] - 体育项目多样性带来健身选择扩展和生活方式丰富化 行业呈现多元价值持续释放特征 [2][3][5] - 具备易上手、强社交属性的小众运动有望成为全民健身重要载体 推动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 [2][3]
成都世运会 | 特写:浮士德球场上,外国球迷也喊“雄起”
新华社· 2025-08-09 09:44
赛事举办与场馆情况 - 浮士德球首日比赛在四川成都天府公园浮士德球场举行 场地铺设专业草皮且周边环境绿树成荫 [1] - 看台坐满带孩子观赛的观众 现场氛围热烈且凉风阵阵 [1] - 阿根廷男队队长称赞场地和比赛环境令人惊喜 服务专业且观众热情 [2] 参赛队伍与比赛结果 - 成都世运会浮士德球项目男女各8支队伍全部亮相预赛 [2] - 瑞士女队与巴西女队比赛中 瑞士队曾以2:0领先但最终巴西队以3:2逆转获胜 [1] - 阿根廷男队取得第一场胜利 并为比赛做了充分准备 [2] 观众参与与文化互动 - 中国观众将瑞士加油口号"Hopp Schwiiz"自发替换为四川特色助威词"雄起" [1] - 30余名瑞士球迷挥舞国旗并摇响铃铛助威 外国球迷现学现用川味中文"雄起"口号 [1] - 巴西女队单臂扑救等顽强表现激起现场阵阵惊呼和掌声 [1] 项目推广与本地发展 - 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和国际浮士德球联合会支持本地中小学校开展浮士德球运动 成立球队并组织比赛 [2] - 部分学校骨干承担本次世运会浮士德球比赛相关工作 [2] - 六年级学生家庭提前关注售票并抢购首日门票 显示民众对新兴运动的高关注度 [2] 国际参与及后续影响 - 瑞士球迷帕斯卡第四次来中国 提前购买瑞士队比赛门票现场助威 [1] - 外国运动员和球迷计划赛后在中国旅行 感受当地风景与文化 [3] - 浮士德球起源于意大利 流行于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 比赛规则结合排球和网球特点 [2]
成都世运会契合中国体育时代之需
中国青年报· 2025-08-08 08:11
赛事规模与意义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举行 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3942名运动员参与 创世运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盛会 [2] - 世界运动会以非奥运项目为主 包含棍网球、荷球、浮士德球等冷门项目 以及技巧、健美操、武术等中国优势项目 [3] - 赛事首次落地中国大陆 填补中国承办此类国际赛事空白 推动运动多样化理念传播 [2][5] 与奥运会互补关系 - 世界运动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为非奥运项目提供国际性综合运动会舞台 被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称为"二级奥运会" [3] - 世运会扮演"奥运会实验室"角色 羽毛球、跆拳道、霹雳舞等项目通过世运会平台最终进入奥运会 [4] - 奥运会聚焦高竞技性项目 世运会注重包容性和创新性 两者形成互补促进全球体育多元化发展 [4] 成都承办价值 - 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2018年协助成都申办 深度参与全流程协调 助力成都获得2025年世运会举办权 [5] - 成都首创世运会火炬传递 火炬设计融合大熊猫、芙蓉花等本地元素 彰显中国文化与体育精神交融 [6] - 成都利用现有和改造体育设施办赛 被国际世运会协会评价为"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 树立办赛新标杆" [5] 群众体育推动 - 截至2023年底中国体育场地达459.27万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 经常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8] - 世运会推动飞盘、软式曲棍球等小众运动进入公众视野 激发市民体验新潮运动的兴趣 [8] - 成都打造130个"世运空间" 开展项目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活动 深化"全民体育"理念实践 [6][9] 体育产业影响 - 世运会"包容与多样性"理念契合中国体育从"唯金牌论"向"全民体育"转型趋势 [9] - 赛事通过科技赋能和产业化探索 为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 - 国际运动员对成都城市文化展现浓厚兴趣 体现赛事对城市国际形象的提升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