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杭高铁二线
icon
搜索文档
城记 | 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第二高铁”建设背后的“三把标尺”考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13:16
交通基建规划新方向 - 交通基建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阶段 高铁网络整体框架基本成形 重点转向加密网络覆盖和提升服务质量[4][5]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4] 第二高铁建设特点 - 第二高铁并非简单平行线 而是补密度、补点位、增服务的加能线 旨在让高速交通红利惠及更多中小城市[5] - 京沪第二高铁接入山东沿海和苏北地区 成渝中线高铁将通达时间缩短到50分钟 广深第二高铁串联两大机场并解决东莞中心城区无高铁站问题 沪杭高铁二线强化嘉兴枢纽地位并覆盖更多区县[6] - 通过梯次配置实现差异化服务 借鉴东京都市圈分层服务体系 包括新干线、JR线、通勤专列和磁浮新干线等多种轨道形态[6] 跨区域交通实践案例 - 上海探索多元轨道形态立体结合 跨城地铁11号线与苏州地铁11号线无缝对接 采用大站快车模式匹配潮汐通勤需求[7] - 加快5条市域铁路建设包括机场联络线和嘉闵线 强化郊区与主城区联系 沪苏嘉城际铁路打通跨省界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7] 交通规划三把标尺 - 国土尺度决定高铁速度选择 我国幅员辽阔需更高速度高铁 城市群区域内200-300千米/小时速度足够构建当日往返跨城朋友圈[8] - 经济密度决定供给方式选择 我国呈现集群化分布特征 更适配网络化高铁 需加密站点和线路密度[9] - 需求强度决定配置优先级 国家要求双向客流密度达2500万人次/年以上才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 避免资源浪费[9] 磁悬浮技术应用 - 磁悬浮核心技术具备可实施性 安全性比轮轨高铁更好 但需考虑经济可行性[10] - 上海临港到主城70公里距离 磁悬浮15分钟可达 技术优势明显 可通过高频次通勤大客流平衡建设成本[11] - 未来10-15年磁悬浮项目有望从蓝图走向实际建设 系统技术不断完善[11]
沪杭高铁二线,如何改变沿线城市格局?
虎嗅· 2025-08-28 23:43
不同的是,沪杭二线总体沿杭州湾北岸呈东西走向。线路东起在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终至杭州西站, 全长约223.8公里,共设9座车站,其中新建奉贤、上海金山、平湖市、临平北4座车站,改扩建四团、 嘉兴南、桐乡和杭州西4座车站。 可研报告获批,标志着这条备受沪嘉杭三地市民关注的高铁线路终于拿到了"准生证"。根据之前各方透 露的消息,沪杭二线最快有望于年底开工,总工期4年。 建成后,嘉兴及杭州至上海浦东的通勤时间将分别缩短至25分钟和40分钟,沪嘉杭的同城性将进一步加 强。同时,它也将引发三地及江浙沪更大范围内板块格局的改变。这些改变具体体现在哪里,哪些地方 将从中受益? 一、不堪重负的沪杭高铁 沪杭第二通道真的要来了。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信息——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这是继沪杭高铁之 后,上海杭州间的第二条高铁。和沪杭高铁一样,新线路设计时速也是350公里,总投资约670.97亿 元。 在长三角"一主三副"四大中心城市里,杭州是离核心上海距离最近的。但是相比南京和上海之间,已先 后建成了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宁启-沪通铁路、沪宁沿江高速铁路、宁杭-沪苏湖高铁等5条高 铁线路,另外还有沪渝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