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入物
icon
搜索文档
【IPO前哨】科创板折戟冲港股!天星医疗靠370%海外增长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9-12 08:36
下半年以来,包括银诺医药-B(02591.HK)、中慧生物-B(02627.HK)、东阳光药(06887.HK)在内的多家药械企业纷纷赶赴港股市场,实现了上市。 而在近期,又有一家药械企业——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星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建 银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天星医疗曾申请在A股科创板上市,但在今年6月考虑到当时的市况以及科创板上市申请获批所需的时间较长,天星医疗申请撤 回上市申请。 如今时隔两个多月,天星医疗便迅速转向了港股市场,成色如何? 运动医学器械龙头赴港,曾获多家机构投资 天星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旗下拥有生物材料平台、影像动力平台、智慧医疗平台、组织工 程平台四个专利技术平台。 业务方面,依托自主研发的植入物、有源设备、相关耗材及手术器械,天星医疗提供肩、膝、髋、足/踝、肘、手/腕关节的肩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 伤治疗,也提供运动康复及预防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8月19日,天星医疗拥有国内最全面的运动医学产品,主要涵盖植入物、有源设 ...
天星医疗二度冲击IPO,转战港股换保荐人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34
公司IPO动态 - 天星医疗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IPO申请 距离6月上海科创板IPO失败不足三个月[1] - 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原因为市场状况及审批流程耗时较长 但实际终止原因为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单方面撤单[1] - 转战港股市场后更换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1]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3.27亿元 同比增长37.13%[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增长67.02%[1] - 植入物毛利率达72.4% 同比下滑6.6个百分点[2]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运动医学领域 产品线涵盖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1] -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情况下仍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2] 行业观察 - 保荐机构单方面撤回IPO申请现象愈发频繁 东方证券曾撤回宁波中淳高科主板IPO申请[1] - 保荐机构可能为履行"看门人"职责而撤回申请并解除保荐关系[1] - 本次IPO案例为市场提供观察保荐机构角色与责任的新视角[5]
天星医疗转战港交所换券商内情:数月前因保荐方申请“被动撤回”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17:27
IPO申请动态 - 天星医疗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距离科创板IPO终止仅不到3个月[1] - 科创板IPO终止原因为保荐机构中金公司单方面撤单 并非公司主动撤回[1] - 公司改聘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作为港股联席保荐人[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3.27亿元 同比增长37.13%[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增长67.02%[3] - 植入物产品毛利率达72.4% 同比下滑6.6个百分点[6] 业务结构 - 植入物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创收2.7亿元 占总收入超70%[4] - 产品线涵盖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 主攻运动医学方向[3] 集采影响 - 植入物销量达56万件 同比增长超1倍[5] - 产品单价从2023年712元/件降至446元/件 同比下滑近40%[5] - 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实现收入增长[5] 保荐机构变动 - 前次科创板IPO因保荐机构与公司协商未果而终止[2] - 保荐机构单方撤单属行业常见现象 体现"看门人"职责履行[2]
新股消息 | 天星医疗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最大的国产运动医学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2:44
公司概况 - 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产运动医学公司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算 [1] - 公司专注于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 产品涵盖植入物、有源设备及相关耗材、手术工具等52款产品 [4] - 拥有20款第三类医疗器械 其中5款产品在中国市场所有品牌中首个获批 10款产品在国产品牌中首个获批 [4] - 在研产品超过35个 覆盖运动医学及智能康复领域 [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47亿元 2023年2.39亿元 2024年3.27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1.11亿元 [5] - 2022年利润4034.2万元 2023年5711.2万元 2024年9538.9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3259.6万元 [5] - 2024年毛利2.28亿元 毛利率约69.6% [7]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2022年1830万元 2023年3502万元 2024年3725万元 [7] 市场覆盖 - 产品进入医院数量从2022年底的1000余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3000余家 [5] - 覆盖三级医院超过1000家 [5] 行业前景 - 中国运动医学市场2024年至2030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4.3% [4] -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运动人群增加、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增强和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 [4] - 国产医疗器械受国家政策鼓励 国产品牌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 [4]
Envista (NVS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28 18: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牙科行业 - **公司**:Envist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趋势 - **行业吸引力**:牙科仍是长期有吸引力的市场,疫情后虽增速放缓,但行业基本面未发生根本变化,长期来看,牙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未变 [5][6] - **细分业务趋势**:正畸业务增长最快,其中隐形矫治器业务持续增长,托槽和钢丝业务也有所加速;耗材业务表现良好,因约60%的牙科治疗有保险报销,不确定性增加时,耗材这类受覆盖的品类表现更佳;种植业务处于中间水平,2024年下半年,高端和挑战型业务均有加速;诊断设备业务仍在收缩 [8][10][11] - **地区市场趋势**:发展中市场增长最快(中国除外),欧洲表现次之,略好于美国,美国市场稳定但增速较慢 [12] 公司业务情况 - **种植业务** - **挑战型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因少两个销售日出现低个位数收缩,公司对其2025年恢复增长有信心,且一直在积累增长动力 [17][18][19] - **高端业务**: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尚未实现全面好转,预计整体牙科市场恢复长期增长后,高端业务应能实现4% - 5%的增长。公司采取了三项有效措施,包括招聘优秀领导者、投入资金促进增长、回归卓越运营,但在全球高端种植市场的优先级确定和提升业绩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7][28][29] - **创新计划**:2026年,公司将在种植体组合、再生领域和软件方面进行创新。种植体组合的新产品将较快产生影响,再生领域长期价值更大但开发周期长,软件方面将借助与DEXIS的关系加速开发 [36][37][38] - **关税影响及应对** - **关税暴露情况**:最大暴露风险是美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销售,主要集中在Nobel业务;其次是从中国进入美国工厂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第三是欧洲生产并在美国销售的产品 [43][44][45] -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供应链灵活性、管理费用生产率提升和价格上涨来减轻关税影响,将美国工厂供应中国的产品转移至瑞典工厂,预计调整生产需要约六个月时间,因此关税影响在上半年显现,下半年可缓解 [44][46] - **对业绩的影响**:公司对2025年的业绩指引仍有信心,关税情况较第一季度波动性降低,潜在结果的分布可能更集中,但仍存在风险 [49][50] - **价格策略**:牙科行业历史上增长模式为GDP加一定比例,价格是增长的重要因素,疫情前多数牙科企业能获得1 - 2个百分点的价格增长,2023 - 2024年较难实现。在关税环境下,公司需要获得比历史更高的价格,但更大的杠杆是全球供应链的转移 [57][58][59] - **Spark业务** - **盈利目标**:公司预计Spark在今年下半年实现EBIT盈利 [61] - **盈利提升策略**:从行业角度,投资者可参考其他上市公司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利润率情况;对公司而言,提升利润率主要依靠自动化全球业务布局,公司已有20个季度实现单位成本连续下降,有信心这一趋势将持续并实现盈利转正。公司专注于向正畸医生销售隐形矫治器,认为这将有助于扩大利润率 [63][65][6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宏观指标对牙科行业的影响**:牙科行业最重要的三个宏观指标是失业率、利率和消费者信心。2024年下半年,这三个指标向好,但2025年第一季度宏观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信心连续五个月下降,不过近期消费者信心有积极反弹 [14][15][16] - **资本分配策略**:Envista产生的现金多于消耗,优先将剩余资本投入有机增长的高利润率业务,2024年额外投入2500万美元加速高利润率业务的增长。在满足研发和销售营销需求后,有资金可用于并购,但2024年未进行并购,主要是因为当时专注于稳定公司和改善核心运营,目前公司运营表现改善,有更多精力考虑无机增长 [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