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目一号浮空艇
icon
搜索文档
极目一号,实现技术新突破!
科技日报· 2025-09-20 21:10
"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现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作为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任务,"极目一号"自8月以来已累计开展30次高空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成 分、污染物分布等关键数据,为研究青藏高原气候演变与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9月19日,形似"大白鲸"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在西藏鲁朗地区成功开展大气观测试验。它搭载了3大类16 型、总重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在海拔5500米的高空,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从单点采样到立体 监测的技术跨越。 ...
“极目一号”浮空艇实现立体监测技术跨越
央视新闻· 2025-09-20 13:53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试验中,"极目一号"浮空艇搭载了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 高度。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将为青藏高原研究 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助力深度解析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为这一带地区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 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财讯9月20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研团队 在西藏鲁朗地区成功开展了"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 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
【新华社】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极目一号”获取关键数据支撑青藏科考
新华社· 2025-09-20 09:3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20日宣布,近日在西藏鲁朗地区开展的"极目 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试验共搭载16台、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 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将为青藏高 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浮空艇,也叫系留气球,是一种在内部填充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而产生浮力的航空器。其漂浮高度 由拴在地面锚泊车上的缆索控制,相当于一个空中"科学试验平台"。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负责人张泰华介绍,从8月进驻鲁朗至9 月19日,"极目一号"累计完成30次升空飞行验证,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 数等关键科学数据,为"亚洲水塔"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9 月 18 日, " 极目一号 " 浮空艇在升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现在天气预报'不准'的核心卡点在于对云降雨模拟的参数化方案不够准确。利用浮空艇在空中停 留时间长的原位探测优势,试验中特别设计了云内'心电图式'扫描,可以获得云生命周期中微物理特性 的变化特征,为改进模拟提供支 ...
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极目一号”获取关键数据支撑青藏科考
新华社· 2025-09-20 09:01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为了研究云和降雨的关系,此次试验利用浮空艇对云降水 机理进行探测。 "现在天气预报'不准'的核心卡点在于对云降雨模拟的参数化方案不够准确。利用浮空艇在空中停留时 间长的原位探测优势,试验中特别设计了云内'心电图式'扫描,可以获得云生命周期中微物理特性的变 化特征,为改进模拟提供支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尚华哲说。 据了解,浮空艇自2017年起便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 西里等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完) 新华社拉萨9月20日电(记者刘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20日宣布,近 日在西藏鲁朗地区开展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试验共搭载16台、总重量约 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 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将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浮空艇,也叫系留气球,是一种在内部填充密度低于空气的气体而产生浮力的航空器。其漂浮高度由拴 在地面锚泊车上的缆索控制,相当于一个空中"科学试验平台"。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