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知名基金经理离任: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7:18
核心事件 -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于5月16日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并注销从业资格 [1][2][4] - 鲍无可管理8只基金总规模162.07亿元 其中5只基金任职年化回报超10% [4] - 其代表产品景顺长城价值边际A任职回报62.60% 年化回报10.87% 同类排名前2%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A任职回报374.35% 年化回报15.36% [4] 基金经理背景 - 鲍无可具有17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 2009年加入景顺长城 2014年起任基金经理 后升任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 [1][4] - 投资理念强调高壁垒比低估值更重要 主张大规模资金需赚取企业价值创造的钱 [5] 行业动态 - 年内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138人 较去年同期113人增加22% 创历史新高 [7] - 同期新任基金经理213人 行业整体保持高流动性 [7] - 多家基金公司出现知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 包括华安基金李欣、工银瑞信蒋华安、华商基金周海栋等 [7][8][9] 公司应对措施 - 景顺长城在鲍无可离任前为8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 [1][6] - 同步取消7只基金的大额申购限制 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等产品 [6] - 行业推行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加强团队制投研体系建设 [9]
均衡基金经理正在陆续离开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6-04 06:57
公募基金行业老将流失与均衡风格稀缺 - 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新老交替时代,周海栋、曹名长、鲍无可等均衡风格老将相继离职,继任者风格差异大且难以延续老将投资理念 [1] - 鲍无可产品由邹立虎(周期)、张仲维(科技)、王勇(大类资产配置)等不同风格基金经理接管,仅刘苏风格相近但更侧重食品饮料(2018年起该行业持仓持续高于其他行业) [1][2] - 周海栋继任者同样存在风格分化现象,包括行业比较型、科技成长型和相对均衡型等多种类型 [4] 老将稀缺性与市场表现 - 全行业3850名基金经理中仅27.58%从业超7年,超10年者更稀缺 [6] - 周海栋管理的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2019-2024年年化收益27.82%,远超沪深300的4.16%,2022-2023年市场低迷期仍保持正收益 [8] - 2019年以来连续6年正收益的主动权益产品仅14只,其中8只未更换基金经理,5只由鲍无可和周海栋管理 [8] 老将流失原因分析 - 规模增长困境: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耗时6季度份额从2.26亿份增至14.57亿份,而鹏华碳中和成长基金单季度份额就从10.51亿飙升至69.13亿份 [9] - 职业晋升受阻:2020-2022年68%的副总晋升案例中,鲍无可业绩优于高管但未获晋升,周海栋止步于权益投资总监 [11][12] - 行业激励机制变化:限薪政策与赛道型基金经理更易获得规模增长形成双重压力 [12] 均衡风格基金经理培养困境 - 新生代基金经理倾向选择已验证的成长股路径,2019年后新发产品中成长风格占比从65.29%升至76%,均衡风格从27.67%降至18.58% [14][15] - 多基金经理制度兴起,通过专业分工组合替代单一均衡型基金经理,降低培养全能型人才动力 [17] - 历史数据显示均衡风格基金经理牛市表现稳定(如大成徐彦、中泰姜诚连续5年战胜基准),但新生代知名度远不及成长股明星 [18][20] 行业格局变化与历史经验 - 主动权益基金风格从多元化走向单一化,成长股集中度提升挤压均衡基金生存空间 [14] - 均衡风格基金经理能带来品牌增值:中泰资管2022-2024年规模逆势增长,安信基金人事变动引发行业关注 [20] - 历史教训表明押注单一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波动剧烈,而均衡风格产品舆情风险更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