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生素类原料药
icon
搜索文档
底部夯实,寻求“拐点、成长”共振
中泰证券· 2025-09-10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原料药行业底部夯实,寻求"拐点、成长"共振 [1][7] - 行业在多重宏微观因素扰动下利润端仍保持增长,展现医药制造韧性 [7][10] - 中长期看中国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制造在全球竞争力突出,行业有望迎来拐点成长 [7][10] - 下半年投资思路是寻找存量业务见底或拐点向好、新增量业务弹性大确定性增强的公司 [7][48] 中报回顾:行业压力犹存,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 - 2025H1原料药板块47家企业收入增速均值为-5.38% [7][10] - 板块扣非净利润增速均值为14.43%,剔除新和成后为-3.57% [7][10] - 新和成、奥锐特、天宇股份等6家企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均取得10%以上增长 [7][10] - 新和成扣非净利润同比显著上涨70.50% [7][10] 盈利水平与费用率分析 - 25H1板块毛利率为35.3%(同比+1.6pp),25Q2毛利率35.67%(同比+1.75pp,环比+0.77pp) [7][25] - 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25H1为6.33%(-0.76pp) [7][27] - 管理费用率略微增加0.48pp [7][27] - 财务费用率略微减少0.32pp [7][27] -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32pp [7][27] 扩产进程与研发投入 - 2023H1、2024H1、2025H1板块固定资产分别同比增长13.92%、9.97%、5.83% [7][29] - 在建工程分别同比增长2.88%、-4.68%、-12.57% [7][29]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3H1、24H1、25H1研发费用分别为39.95、40.68、40.83亿元 [7][29] -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41%、5.20%、5.52% [7][29] 主要原料药价格趋势 - 2025上半年主要品类原料药价格大多处于低位区间 [7][37] - 沙坦类、肝素类处在历史低位,下探空间明显收窄 [7][37] - 抗生素类内部出现结构性分化,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原料药价格仍处在相对高位 [37] - 甾体激素类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短期内仍面临压力 [37] - 维生素品类价格出现结构性分化,维生素D3价格大幅上涨 [37] 重点公司分析 - 天宇股份:沙坦原料药业务筑底企稳,非沙坦原料药业务放量可期,制剂业务高速发展 [49] - 司太立:2025年经营拐点明确,原料药、制剂有望实现双轮共振 [51] - 同和药业:法规市场注册持续推进,新品有望加速放量,产能建设步入收获期 [52] - 美诺华:主业迎来拐点,增长预期明确,创新管线市场广阔 [53] - 仙琚制药:利空逐步出尽、新旧动能转换,呼吸科产品增长稳健 [54] - 普洛药业:API、制剂业务夯实底部,CDMO业务成长可期 [54] - 奥锐特:主业增长稳健,新品多肽、寡核苷酸原料药快速放量 [55] - 奥翔药业: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取得突破 [56] 财务数据表现 - 25H1原料药板块总收入739.63亿元(同比-5.38%) [13] - 扣非净利润101.60亿元(同比+14.43%) [13] - 25Q2板块总收入364.16亿元(同比-7.87%,环比-3.01%) [13] - 25Q2扣非净利润48.88亿元(同比+3.19%,环比-7.28%) [13] - 经营性现金流25H1为101.56亿元,同比减少13.27% [23]
努力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我国原料药产业积极提升国际竞争力
行业现状与出口表现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原料药出口额从2015年235.5亿美元增至2024年42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7% 出口总量年复合增长率9.0% [2] - 2025年1-6月西药原料药进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 原料药作为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压舱石展现出产业韧性 [2] - 印度市场对中国原料药出口具有双重影响 印度68.8%进口原料药来自中国 同时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料药出口国与中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3] 面临挑战 - 全球供应链重构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 全球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给依赖出口企业带来压力 [2] - 印度通过PLI计划支持53种原料药本地化生产 截至2025年3月38种关键原料药已落地印度本土 可能挤压中国企业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 [3] - 印度对进口原料药注册管理日趋严格 审批周期延长 增加中国企业出口成本 印度企业在欧美市场具有完善注册资质和渠道资源 [3] - 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内卷 维生素类 抗生素类 激素类和解热镇痛类传统领域供应饱和 竞争白热化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4] 发展机遇与转型方向 - 技术壁垒高的特色原料药领域存在缺位 高附加值领域成为重要增长点 肿瘤 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是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较快领域 [4][6]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原料药出口额2025年1-5月达77.5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东南亚 中东北非 拉美等新兴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6] - 中国原料药整体生产成本比印度低20%-30% 短期内无法被替代 建议从产品贸易转向产业链深度合作 如供应关键中间体 联合开发特色原料药 共建生产基地 [6] 战略建议 - 以创新提高技术壁垒和以全球合作拓展产业新空间双轮驱动 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 研发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提高产能和稳定性 [1][5][6] - 加快特色原料药研发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创新药专利到期前完成技术和产能储备 重点关注肿瘤 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高增长领域 [6] - 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积极开拓多元市场 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纳入战略布局 通过注册准入 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构建均衡全球化销售网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