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料药产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努力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我国原料药产业积极提升国际竞争力
行业现状与出口表现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原料药出口额从2015年235.5亿美元增至2024年42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7% 出口总量年复合增长率9.0% [2] - 2025年1-6月西药原料药进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 原料药作为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压舱石展现出产业韧性 [2] - 印度市场对中国原料药出口具有双重影响 印度68.8%进口原料药来自中国 同时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料药出口国与中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3] 面临挑战 - 全球供应链重构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 全球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给依赖出口企业带来压力 [2] - 印度通过PLI计划支持53种原料药本地化生产 截至2025年3月38种关键原料药已落地印度本土 可能挤压中国企业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 [3] - 印度对进口原料药注册管理日趋严格 审批周期延长 增加中国企业出口成本 印度企业在欧美市场具有完善注册资质和渠道资源 [3] - 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内卷 维生素类 抗生素类 激素类和解热镇痛类传统领域供应饱和 竞争白热化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4] 发展机遇与转型方向 - 技术壁垒高的特色原料药领域存在缺位 高附加值领域成为重要增长点 肿瘤 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是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较快领域 [4][6]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原料药出口额2025年1-5月达77.5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东南亚 中东北非 拉美等新兴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6] - 中国原料药整体生产成本比印度低20%-30% 短期内无法被替代 建议从产品贸易转向产业链深度合作 如供应关键中间体 联合开发特色原料药 共建生产基地 [6] 战略建议 - 以创新提高技术壁垒和以全球合作拓展产业新空间双轮驱动 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 研发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 提高产能和稳定性 [1][5][6] - 加快特色原料药研发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创新药专利到期前完成技术和产能储备 重点关注肿瘤 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高增长领域 [6] - 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积极开拓多元市场 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纳入战略布局 通过注册准入 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构建均衡全球化销售网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