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透视上市公司半年报:“科技叙事”迎业绩验证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29
科技股市场表现 - 寒武纪股价创新高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元 通信和电子行业单月涨幅超20% [1] - 科技成长板块在A股行情中表现突出 资产估值修复态势明显 [4] - 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业绩逐季兑现验证 [5] 上市公司盈利表现 - 多家科技类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盈利亮眼 研发投入成效显现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43倍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5] - 奥比中光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归母净利润6019万元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埃斯顿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109.10%) 宏英智能归母净利润1617.47万元(同比增479%) [6] 细分领域业绩增长 - 光模块企业受益AI算力需求:新易盛净利润同比增355.68% 中际旭创增69.4% 天孚通信增37.46% [5] - 工业富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超35% 云计算等业务快速增长 [5] -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 服务机器人增25.5% [6] 研发投入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10] - 寒武纪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 较上年同期继续增长 [8] - 思特威研发投入2.55亿元(同比升28.15%) 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3.92亿元(占营收21.92%) [9] 订单与业务进展 - 奥拓电子新签订单4.13亿元(同比增18.22%) 海外订单增31.03% [10] -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6.56亿元(同比提升38.33%) 芯片设计业务订单增141.32% [10] - 海目星新签订单44.21亿元(同比增117.5%) [10]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六大行动 科技部等七部门推出15项举措支持科技金融体制 [11]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支持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11] - 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发行额超1万亿元(截至8月31日) [12] 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 农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 [12] - 中行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350亿元(增速13.18%) 授信企业超16万户 [12] - 蓝箭航天、屹信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11] 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 - 南方电网"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不停电作业与远程精细化掌控 [4] - 中国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30%左右 [4] - 宇树科技即将发布31个关节新款机器人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 [13]
瞭望 | 场景驱动工业智能升级
新华社· 2025-08-11 09:08
中国制造业基础优势 - 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为AI大模型在工业场景的探索性应用提供丰富试验田和广阔需求空间[1] - 钢铁企业AI应用使带钢表面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5%,热轧环节成材率提升使一年可多产出2万吨钢[1] - 油气勘探领域AI应用将地质专家数据分析时间从一整年缩短到一个月,在矿井智能化、炉温预测、地震波勘测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性应用[1] AI+工业发展路径 - 中国形成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技术架构、筑牢自主可控数字底座的特色转型升级路径[2] - 科技企业与工业企业紧密携手,探索聚焦场景落地、技术适配、安全可控的实践路径[7] - 平台化模式解决工业AI应用碎片化、定制化成本高难题,实现从单点突破到规模化推广[8][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采用"非正常即异常"架构思路,通过定义正常状态简化学习目标,规避负样本穷举问题[8] - 跨领域合作团队从7000多个数据维度中筛选出约1500个核心维度,将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7] - 通过软硬协同创新优化大模型和芯片性能,推动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深度适配[10] 数据与安全解决方案 - 全球约70%的工业数据未被有效激活,工业设备因传感器噪声、协议割裂形成数据孤岛[5] - 采用"私有云+公有云"模式成功纳管上千台服务器,提供上万台云主机,支撑数百个业务应用[9] - 为南方电网打造云数底座,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协同变更,保障核心数据私密性[9] 行业发展挑战 - AI+工业落地存在数据壁垒、安全顾虑、技术瓶颈等多重难点[5] - 工业实时场景要求低延迟推理,但通用大模型轻量化不足、多模态数据融合困难[5] - 企业不愿在公共平台运行数据,专家标注故障数据的高成本制约模型训练[5] 国际竞争格局 - 中美两国被视为主要领军者但路径迥异,美国坐拥通用大模型与算力优势但缺乏工业场景支撑[5][6] - 美国通过持续巨额投入算力提升通用大模型性能,或依赖算力虚拟化模拟工业体系迭代[6] - 中国凭借丰富真实场景与产业协同构成独特优势,科技企业大量投入加上工业企业积极支持取得突破[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深化场景应用、营造鼓励创新的友好环境[10] - 推动更多终端产品集成智能功能,包括AI手机、AI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11] - 监管以"宽容"为基调,破除制度性障碍,允许一定范围内试错,采用"先放后管、先立后破"策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