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单相机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聚焦丨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新华网· 2025-09-10 09:28
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数码产品到户外装备,从房屋汽车到母婴用品,在部分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股"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正扑面而 来。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租赁经济按下加速键 八月末,重庆一家露营装备店内人头攒动,店主周先生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笑着说:"4至10月是租赁行业消费旺季,暑期最忙时一天能接30多个 订单。"他告诉记者,店里的装备分为租赁和销售两类,但超过六成的顾客更倾向于租赁,其中以年轻人、亲子家庭为主。 重庆市一家提供露营装备租赁服务的商铺。(受访者供图)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新租赁行业洞察2025》显示,传统租赁行业以租房、租车等超高价值商品为主,而现在的租赁覆盖行业丰富,租赁方式更 加灵活,租赁时长多样,对消费者产生较强吸引力。 美团平台数据反映出租赁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今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 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租赁正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广州市民林莉莉刚结束和朋友的新疆之旅,出发前两周,她就通过"飞猪租车""人人租"等平台租齐了全套装备。"无人机40多元一天,单反相 ...
七夕催旺甜蜜商机
经济日报· 2025-08-28 22:15
消费趋势变化 - 七夕消费呈现体验化、个性化和关怀化升级趋势,突破传统礼物框架[1] - 情感表达方式更趋多元,从标准化礼物转向结合对方兴趣的定制化心意[2] - 实用性与浪漫属性融合,礼物选择既注重美观更强调实用功能[2] 数码产品消费 - 数码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微单相机和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1] - 黑胶唱片机和无人机等科技产品紧随其后,科技产品成为情感连接新载体[1] - 不同年龄群体通过科技产品重构情感连接:年轻人用微单记录瞬间,中老年人通过智能眼镜打破数字鸿沟[1] 香薰产品消费 - 香薰膏成交量实现超10倍增长,气味成为情感传递的新载体[1] - 26-35岁人群贡献38.4%的香薰产品成交额,成为核心消费群体[1] - 男性消费者占比达52.6%,打破传统性别消费标签[1][2] 健康产品消费 - 按摩产品消费显著升温,腹部按摩器和眼部按摩器成交量呈现高增长[1] - 礼物选择从"面子"转向"里子",健康关怀属性日益突出[1] - 男性消费者占比56.7%,健康关怀需求跨越年龄与性别界限[1][2] 消费群体特征 - 性别边界模糊化,男性对香薰产品青睐,女性对科技产品热衷[2] - 消费行为体现情感本质回归,"懂你所需"成为礼物选择核心标准[2] - 各年龄段消费者均参与新消费趋势,形成跨代际消费共鸣[1]
“中老年”商场,想要留住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 2025-08-06 08:2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晶娴 郑州有一家老商场,30年前,有仪仗队在门口升国旗,姿容姣好的服务员在内厅弹古筝。30年后, 商场重新开业,为了吸引年轻人,有"月老"帮年轻人相亲,还有夺冠就发钱的唱歌比赛。 "(我们)更像在经营一家综合店,看这家店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服务",亚细亚卓悦城企划总监刚云 鹏说。2023年重新开业后,他们把商场天井的玻璃护栏边加上桌板,每层添上几百把凳子,就像剧院层 层叠叠的看台。他们举办歌唱比赛,参赛的有大学生、外地游客,也有外卖员和退休大爷。为了搭 上"粉丝经济"的便车,他们在商场内外都装上LED大屏,今天放这个明星的"剧宣会"海报,明天宣传那 个"爱豆"的"粉丝音乐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1月份对全国排名前100的购物中心企业、综合零售商等进行了调研,超过半数的 购物中心去年全年线上销售呈现上升趋势。全国各地的购物中心正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让年轻人多停留 一会儿。 像这样"焕发第二春"的老商场还有很多:北京二环内,61岁的友谊商店内铺上800平方米大草坪, 把老车库改成精酿餐吧、把传达室改成咖啡厅;上海市中心南京东路,32岁的华联商厦改造为百联 ZX,7层40余家店铺涵盖了二次元零售、餐 ...
年轻人涌向拼多多买爆「卡片机」
投资界· 2025-05-17 07:53
行业趋势 - 年轻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需求推动数码相机市场增长,尤其是价格在数百元的国产数码相机成为学生群体的热门选择[1] - CCD相机因拍摄效果复古且满足vlog需求重新流行,便携式数码相机、卡片机等产品受到追捧[3][4] - 深圳及周边地区拥有完善的数码相机产业链,供应链集中度高达70%-80%,支持快速产品迭代和品牌化[9][13] 公司案例:KOMERY - 2019年推出首款爆品C6,定价109-399元,年销量达30万台,带动店铺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6] - 2020年Q2销售额环比增长300%,单月首次突破500万元,主要得益于具备WIFI同屏、美颜滤镜等功能的产品调整[6] - 2021年直播渠道贡献30%销售额,单场卖出1000台,拼多多成为其年销售额最高(5000万元)的单一电商平台[7] - 2023年推出12倍光学变焦微单相机W10,售价千元(国际大牌同配置产品约4000元),月销数千台[18][19] - 每年投入超200万元用于数据驱动创新,通过用户实验室和拼多多热词反向定制新品[20] 公司案例:YZZCAM - 主打一两百元卡片机(学生群体)和三四百元微单(高中生、大学生),外观设计注重女性审美[13] - 2023年推出屏幕向上翻转相机,月销量达三四千单,月销售额突破一两百万元[13] - 2022-2024年销售额年均增速50%,客单价从几十元增至两百多元[16] - 保持每月1-2款新品上线速度,优化像素、分辨率及滤镜美颜功能[13] - 计划将AI技术融入相机,目标达到索尼、佳能等大牌水平[21] 商业模式与平台支持 - 拼多多低费率(约2% vs 传统平台20%)和"百亿减免"政策帮助品牌节省成本,KOMERY每年节省数十万元推广费[20] - 拼多多经营门槛低,YZZCAM仅需2人维护大店(传统平台需4-5人),年省二三十万元费用[21] - 商家通过拼多多大数据快速捕捉需求,如学生群体订单高频词"学校""记录生活"驱动产品定位[10][13] - 深圳供应链优势支持快速原型开发(数周完成),商家避开与国际大牌直接竞争,聚焦细分赛道[9][13] 未来方向 - KOMERY计划复制拼多多模式拓展跨境业务,推动国产相机品牌出海[21] - YZZCAM聚焦卡片机和微单相机技术升级,目标对标国际大牌[21] - 行业持续通过"新品牌计划""百亿扶持"等项目推动商家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16][20]
数码相机:记录生活的艺术家,像素与便携性的完美结合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4-30 1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数码相机是凭借传感器捕捉影像的现代照相设备,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全球市场由佳能、索尼等品牌引领,未来将趋向智能化;行业特征包括市场细分多样化、用户群体广泛、品牌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中游为制造,下游为销售渠道与终端用户;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政策对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竞争格局高度集中,日本企业垄断市场,但中国企业有望打破垄断 [4][5][10][19][26][3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数码相机通过电子传感器记录影像,包含成像感光器件等部件,利用传感器将光学影像转换为电子数据存储,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全球市场由佳能等品牌主导,未来将更智能化 [4][5] 行业分类 - 基于传感器类型分为CCD相机和CMOS相机,CCD相机高灵敏度、低噪声,用于天文学等专业场合,CMOS相机成本低、功耗小、读出速度快,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 [6][7] - 基于光学结构分为单反数码相机和无反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有光学取景系统,画质好、响应快、适应性强,受专业摄影师欢迎,无反相机紧凑轻便、连拍速度和视频功能好,近年来发展迅速 [8][9] 行业特征 - 市场细分多样化,可按功能、价格、用途等维度细分,如家用型注重易用性和性价比,专业型追求高画质和高性能,便携型强调小巧轻便 [11] - 用户群体广泛,涵盖摄影爱好者、家庭用户、旅游者和专业人士等,不同群体需求各异 [12] - 品牌竞争格局高度集中,由佳能、尼康、索尼等知名品牌主导,这些品牌技术研发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销售渠道完善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70 - 1998年)由技术创新驱动,如柯达和索尼的技术创新为行业奠定基础 [14][15] - 启动期(1999 - 2009年)企业创新技术,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促进微单相机品类兴起和普及 [14][16] - 高速发展期(2010 - 2017年)技术迭代迅速、产品线不断拓展,索尼等品牌推动市场竞争与繁荣 [14][17] - 成熟期(2018年至今)技术精细化和智能化,竞争焦点转向软硬件结合的综合性能提升,2024年索尼等推出集成AI技术的相机新品 [14][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中国是世界光学镜头制造核心区域,产量占全球70%,2023年产量增至39.11亿个,同比增长9.6%,舜宇光学科技在关键技术上取得进展 [19][21] - 产业链中游为数码相机制造,微单相机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中国微单相机出货量是单反相机的近十倍,全球微单相机产量同比增长21.2%,单反相机产量同比下降36% [19][23][24] - 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与终端用户,社交媒体和摄影文化发展使中国相机消费主力群体向年轻化演变,厂商需关注年轻消费者需求 [19][25]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由101.65亿人民币增长至218.7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6.56%,预计2025 - 2029年由289.47亿人民币增长至658.9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2.83% [26] - 历史规模增长原因是短视频兴起助推Vlog创作热潮,激发对高质量便携摄影设备的需求 [27] - 未来规模增长原因是中国摄影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三年需求缺口约100万人 [28][29] 政策梳理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推动数码相机行业提升产品质量与稳定性,增强消费者信心,提升市场竞争力 [31] - 《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 — 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数码相机行业带来市场扩容和产品升级机会 [33] - 《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刺激市场需求增长,带动销售回暖 [33] -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数码相机作为记录生活工具的需求增长 [33]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为数码相机行业带来技术升级与消费拓展机遇 [33]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高,被日本企业垄断,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索尼、尼康、佳能等,第二梯队有奥林巴斯、哈苏等,第三梯队有富士胶片、徕卡等 [34] - 历史原因是日本企业在核心组件掌握大量专利,技术优势明显,产品品质和性能受消费者信赖,截至2023年底,索尼在全画幅可更换镜头相机市场领先,前三强企业合计市场份额高达85.7% [35][36] - 未来中国企业凭借影像技术融合创新力有望打破垄断,如大疆与哈苏战略合作 [37] 上市公司速览 -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负责索尼在华业务,推出多种消费电子产品,如DSC - HX300相机,配备卡尔·蔡司镜头和高性能影像传感器,功能丰富 [40][41] -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负责佳能在华销售与服务,业务覆盖多领域,数码相机产品线丰富,集成自主研发技术,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推出适应本地市场的产品 [43][45] - 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负责尼康在华销售和服务,业务涵盖光学仪器等产品的进出口、批发等,数码相机产品以高画质、高性能和丰富镜头群著称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