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信公众号智能回复
icon
搜索文档
微信公众号上线智能回复,创作者的“数字分身”来了
36氪· 2025-09-28 10:50
微信AI功能更新 - 微信上线公众号"智能回复"功能 创作者可在后台"互动管理"中开启自动回复 该功能自动学习历史文章和回复风格 通过AI自动回复读者问题[1] - 功能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支持 支持添加知识库和编写Prompt提示词 可搭建数字分身实现7x24小时在线陪聊[1] 技术实现优化 - 相比此前腾讯元器智能体服务 新功能大幅简化操作流程 用户无需预设参数 只需打开后台开关即可使用[4] - 旧方案需要用户设计提示词 创建知识库和授权 将缺乏AI知识的创作者拒之门外[4] - 新方案解决了元器智能体存在的BUG 如关键词触发重复回复等问题[4] 行业生态影响 - 功能针对个人创作者运营痛点设计 解决其分身乏术的问题 帮助维护和拓展粉丝群体[2] - 可重新激活创作者对公众号的热情 解决冷启动阶段缺乏种子用户互动的问题[8] - 推动公众号运营"傻瓜化"趋势 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拿即用的产品设计思路[6] 数据战略布局 - 通过"智能回复"功能获取创作者数据授权 解决AI厂商面临的"数据荒"问题[8] - 知识库运行必须获得创作者授权 否则功能无法正常使用[8] - 该设计成为腾讯获取训练数据的战略性举措[8] 竞争格局对比 - 阿里走技术流路线 开源Qwen模型在海内外获得认可[1] - 字节跳动侧重用户体验 豆包应用稳居AI应用榜首[1] - 腾讯选择赋能万物策略 将AI能力整合到现有产品中[1]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912
腾讯研究院· 2025-09-11 16:01
估值120亿美元的Thinking Machines发布首篇研究博客 - 公司估值达120亿美元 创始团队多来自OpenAI 首款产品命名为Connection Machine [1] - 研究团队通过改进RMSNorm 矩阵乘法和注意力机制实现完全可复现的推理结果 性能损失可接受 [1] - 解决LLM推理中的非确定性问题 核心是批次不变性 [1] OpenAI ChatGPT支持MCP协议 - OpenAI宣布ChatGPT正式支持MCP Plus和Pro用户可一句Prompt实现自动化操作 [2] - MCP实现AI模型 工具和数据源的标准化交互 使不同模型能共享上下文 支持即插即用 [2] - 用户可通过开启开发人员模式连接第三方服务如Stripe 完成复杂任务 [2] 微信推出混元大模型智能回复功能 - 微信公众号推出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支持的智能回复功能 解决运营者无法及时回复读者问题 [3] - 功能可自动学习公众号历史文章和回复风格 回复内容会标注该消息为智能回复 并可引用相关历史文章 [3] - 腾讯混元还将上线Roleplay模型和AI分身应用 提供沉浸式对话体验 [3] Kimi开源万亿参数模型中间件 - Kimi开源新中间件checkpoint-engine 能在20秒内完成万亿参数模型在数千GPU上的更新 [4] - 采用混合共置架构 通过分布式检查点引擎管理参数状态 实现参数广播和重载并行处理 [4] - 系统设计支持训练和推理引擎完全解耦 采用参数逐条更新的流水线方式 可抵御单点故障 [4] 英伟达发布文本驱动3D模型生成AI - NVIDIA发布新AI Blueprint 通过生成式AI技术让3D艺术家快速创建场景原型 [5] - 集成Microsoft TRELLIS NVIDIA NIM微服务 比原生应用快20% 支持所有配备16GB以上显存的RTX 50和40系列GPU [5] - 只需文本提示即可生成多达20个3D模型 工作流程自动化从创意到3D模型的转换 [5] 百度学术完成AI重构 - 百度学术推出AI学术搜索 AI文献总结 AI阅读 论文图谱等功能 打造行业首个一站式AI学术平台 [6][7] - 全面覆盖搜 读 创 编学术全链路 提供文献总结 全文翻译 选题推荐和专业排版等功能 [7] - 平台已收录6.9亿文献资源 覆盖104万学术站点 建立420万学者主页 [7] 腾讯会议推出AI托管功能 - 腾讯会议联合元宝推出AI托管功能 能替用户提前听会并实时记录 [8] - 用户只需在会议页面或列表点击AI托管 元宝将自动接入会议 生成智能AI纪要 [8] - 会后可直接向元宝提问会议内容 辅助决策推进 实现会议成果沉淀转化 [8] 宇树科技创始人谈AI与机器人发展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最后悔2011年起专注机器人而错过AI发展 [9] - 公司已宣布IPO计划 预计2025年底提交申请 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且连续4年盈利 [9] - 修正此前关于数据的观点 承认机器人数据和模型都是核心问题 [9] 强化学习之父萨顿预言AI未来 - 萨顿认为AI进入经验时代 将从持续学习而非静态知识积累中获得智能 [10] - 指出对AI的恐惧被夸大 认为AI与人类繁荣源自去中心化协作 [10] - 提出四条预测原则 认为人类智能将被超越 权力将流向最聪明的智能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