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制品

搜索文档
小小冰糖葫芦变成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 2025-09-10 22:58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河北省冰糖葫芦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 [1] - 龙头企业喜识冰糖葫芦年销售量突破1亿串 [4] - 专业村大树刘庄村3000多人从事冰糖葫芦制作销售 经营1500多家门店或摊位 [1] 企业经营数据 - 喜识冰糖葫芦全球旗舰店年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为700多家门店中货品最全门店 [1] - 喜识首月门店营业收入达7.5万元 纯利润超2万元 [3] - 籽呈食品迷你小串出货量占六成以上 产品种类达40多种 [2][4]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迷你小串萌趣套盒 含5小串不同口味冰糖葫芦 [3] - 针对南方市场开发榴莲桂花香芋馅料 针对内蒙古市场添加奶皮子干噎酸奶 [4] - 创新推出乌梅荔枝柠檬口味 使用油柑波罗蜜等非传统原料 开发鸡内金陈皮黑芝麻等药食同源馅料 [4] 供应链与生产升级 - 喜识在山东承包数千亩山坡作为供应基地 [3] - 定制机器设备实现自动去核 改尖竹签为扁签 [3] - 引进山楂清洗消毒烘干一体化设备 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4] 渠道扩张与布局 - 喜识自营店和加盟店扩展至700多家 覆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 [4] - 海外门店在韩国首尔等地开张 [4] - 计划年底门店扩展至900多家 在石家庄建设加工物流一体化园区 [4]
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通普惠金融最末梢 农业小微企业贷来“及时雨”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农业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农业小微企业面临周期性、分散性、时效性强的资金需求,如花椒采摘季需短期大量收购资金[5] - 企业因规模小、缺报表、缺乏传统抵押物(如应收账款多、利润薄)难以获得银行贷款[4][5][6] - 部分企业因不了解金融政策或产品而望而却步,或虽主动申请但因资质问题受挫[5][6] - 融资需求贯穿农业生产全流程和全产业链,单笔金额不大但要求速度快[6] 协调机制运作模式 - 协调机制通过网格化走访和"联合会诊"机制深入调研企业需求,针对性匹配信贷产品[7] - 线上数据挖掘与精准匹配:依托区域产业图谱创新纯信用、免抵押线上信贷产品[8] - 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如花椒产业链)优化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98亿元[8] 信贷支持案例 - 重庆江津丰源花椒获重庆农商行400万元授信,匹配额度大、利率低、弱担保产品[7] - 山东淄博博信农业通过"二次推荐"获齐商银行500万元纯信用贷款[7] - 重庆勐马初心公司凭借经营记录获农业银行200万元贷款[8] - 青州国丰食品获50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优惠130个基点,担保费率优惠0.5个百分点[9] 政策协同与成本优化 - 协调机制整合科技、财政、金融等惠农政策,通过数据库资源开发科融信贷产品[9] - 利率和担保费率优惠显著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如青州案例节约30余万元[9] - 企业融资成本压力缓解后,更愿意利用银行贷款支持稳健发展[9] 产业与经营韧性提升 - 协调机制以融资为切入口,全面摸排企业经营困难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10] - 金融服务覆盖全产业链(如花椒产业配套10余款信贷产品及4类保险)[8] - 保险机构提供2.97亿元风险保障,累计赔付2701.05万元,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8]
日本人在中国,会买什么伴手礼带回去送人?
虎嗅· 2025-06-26 02:17
文创类产品 - 熊猫周边产品是日本人首次来中国的首选伴手礼,包括玩偶、贴纸、笔和乐高拼图等,因产品丰富且价格折合日元后较便宜 [4][5][6][8][9] - 熊猫玩偶主要受家有小孩且首次到成都的日本人欢迎,但多次来访后需求下降 [6] 食品、调料类 零食 - 麻辣花生(如黄飞红品牌)在日本同事中极受欢迎,带回后常被抢光 [12][14] - 山楂制品(山楂片、山楂糕、果丹皮等)因日本市场罕见且价格高,成为酸甜口味爱好者的热门选择 [16][17][18][19] - 瓜子起初被误认为鹦鹉饲料,但尝试后因独特风味和食用乐趣受青睐 [20] - 中国薯片口味多样(如梅干菜、青柠黄瓜等)相比日本有限的烤肉、芝士、海苔口味更具吸引力 [23][25] - 藤椒泡面因日本山椒文化基础而接受度高,且日本市场中华口味泡面种类有限 [26][27][29] - 辣条、速食海带丝等辣味零食受部分喜好辣的日本人欢迎 [31] 调味料 - 中餐爱好者常购买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火锅底料等调味料,用于自制中餐 [21] 购买行为特点 - 日本人偏好可分装的伴手礼(如小包装火锅料、整盒薯片分食),以应对行李空间限制和分发需求 [33][34] - 部分日本人会选择日本已有的商品(如明治巧克力)作为保守选择,尽管本地易获取 [32] - 超市购物是行程重点,日本人常在超市花费一小时选购商品 [11]
“蔬”香山东, “齐鲁农超”交出品质新答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4-13 03:39
展会概况 - 首届山东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于4月12日在兰陵启幕,汇集十六市商家参展,百余家企业携千款单品亮相[1] - 展会展示山东特色农产品包括沂蒙大樱桃、济南有机蔬菜、淄博牛肉干、黄河口烤虾、济宁陈宜斗蜂蜜等[1] 参展产品亮点 - 沂蒙公社山楂制品搭配创意文案吸引消费者争相购买[3] - 枣庄美果来石榴汁提供"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体验[3] - 乳山生蚝肉质肥美,体积超过手掌大小[3] - 聊城赵庄花生米采用独家脱油技术,体现乡村振兴成果[3] - 食域滨州展位鸭梨汁清甜沁心,盐田脆虾酥脆可口[3] - 菏泽撒子因金黄酥脆特性,拆封即被抢购一空[3] 消费者反馈 - 游客评价展会实现"一站式吃遍山东"体验[6] - 德州永盛斋扒鸡因十六味香辛料烹制和溯源码设计获消费者认可[6] 平台运营模式 - "齐鲁农超"采用"绿色+体验"双轮驱动模式,展示农业绿色发展成果并通过场景化营销赋能传统农产品[6] - 平台将持续搭建"好品山东"产销对接体系[6] 商家收益 - 青岛参展商通过展会开拓白玉黄瓜新销售渠道[8] - 斯伯顿品牌创新研发日照绿茶啤酒,开辟茶叶衍生产品新赛道[8] - 展会覆盖沂蒙山区生态种植基地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田等多元化产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