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尼龙薄膜
icon
搜索文档
佛塑科技(000973.SZ):拟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9-26 13:39
项目投资 - 公司与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总投资额346,911万元人民币(含增值税及经营流动资金)[1]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96,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出资57,600万元人民币持股60% 湖南石化出资38,400万元人民币持股40%[1] - 项目公司将建设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生产线 主要生产经营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产品[1] 战略布局 - 项目旨在做强做大高分子功能薄膜业务 推动尼龙薄膜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1] - 项目落地湖南省岳阳市 通过向上游延伸增强市场竞争力[1] - 项目公司成立后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
佛塑科技拟与湖南石化共同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69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3:15
项目投资 - 佛塑科技与湖南石化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9.6亿元 公司出资5.76亿元持股60% 湖南石化出资3.84亿元持股40% 项目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4.69亿元(含增值税及经营流动资金) 不含增值税及流动资金的投资额为27.92亿元 建设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生产线 [1] 产业链布局 - 项目覆盖"己内酰胺—PA6切片—BOPA薄膜"完整产业链 实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2] - 项目与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项目处于同一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产业链整体协同效应 [2] 合作优势 - 佛塑科技贡献BOPA薄膜技术优势及经营管理经验 湖南石化提供PA6切片技术及项目建设经验 [2] - 通过强强联合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提升原材料供应效率并优化运营成本 [2] - 共同打造具备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规模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的一体化项目 [2]
佛塑科技(000973.SZ)拟与湖南石化共同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69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3:10
项目投资 - 佛塑科技与湖南石化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项目公司计划注册资本9.6亿元 其中佛塑科技出资5.76亿元持股60% 湖南石化出资3.84亿元持股40% [1] - 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4.69亿元(含增值税和经营流动资金) 不含增值税和经营流动资金的投资总额为27.92亿元 建设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生产线 [1] 产业链布局 - 项目上下游产业链为"己内酰胺—PA6切片—BOPA薄膜" 通过合作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 [2] - 佛塑科技发挥BOPA薄膜技术优势及经营管理经验 湖南石化发挥PA6切片技术优势及项目建设经验 [2] - 项目与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项目处于同一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产业链整体协同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和成本优势 [2] 战略定位 - 项目推动尼龙薄膜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增强市场竞争力 [1] - 共同打造具有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规模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的PA6切片—BOPA薄膜产业一体化项目 [2]
佛塑科技:拟投资34.69亿元设立控股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03
项目投资 - 公司与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投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1]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9.6亿元 公司出资5.76亿元持股60% 湖南石化出资3.84亿元持股40% [1] - 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4.69亿元 建设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生产线 [1] 项目建设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38个月 [1] - 项目主要生产经营聚酰胺切片和尼龙薄膜产品 [1] 战略意义 - 项目符合公司产业发展定位 将提升BOPA薄膜业务市场地位 [1] - 项目有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
中方反制来了!30国收加税通知,欧盟求饶,特朗普:幸好没有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7-05 16:36
反倾销税政策 - 中方对30国征收反倾销税 最高税率达103.1% 期限5年 旨在保护国内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卷产业 [1][3] - 涉事国家包括欧盟27国、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 税率差异显著 韩国最高103.1% 欧盟和英国43% 印度尼西亚20.2% [3] - 韩国POSCO公司因主动提出合理价格 获23.1%的例外税率 [3] 行业影响与贸易争端 - 不锈钢行业成为反倾销重点 涉事国家此前均对中国相关产品实施过反倾销措施 如欧盟对马口铁征收62%关税 韩国对中厚板加税 [5] - 稀土行业成为博弈焦点 欧盟寻求中国放宽出口管制 但中方仅承诺加快合规审批 未完全满足其要求 [7] - 美国电商面临"中国制造"价格上涨 特朗普关税政策未能实现制造业回流 反而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 [9][11] 国际贸易关系动态 - 欧盟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依赖美国市场 可能接受特朗普提出的10%普遍关税 但要求关键领域豁免 [7][9] - 美国未被列入反倾销税名单 但面临中国制造商品价格飙升问题 显示其供应链对中国依赖度高 [9][11] - 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呈现双向性 中方反制措施强调程序合法性 允许涉事国家通过复议或诉讼渠道申诉 [4] 产业竞争格局 - 基础设施和劳动力优势使中国制造业难以替代 美国企业试图通过更名产地规避关税但效果有限 [11] - 不锈钢产业国际竞争激烈 韩国POSCO通过主动定价策略获得较低税率 显示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差异 [3] - 稀土领域成为战略筹码 欧盟的急切需求反映其在高科技产业原材料供应上的脆弱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