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R1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创业不能只泡在实验室,“先用起来比什么都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07:13
行业商业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强调商业化落地和真实场景迭代 拒绝纯实验室研发和娱乐化导向[1] - 投资机构关注点从团队和技术转向量产交付能力和产品市场匹配度(PMF)[2]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突破1万台 其中5-6家企业出货量超1000台[2] - 2025年出货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2] 运动派商业化实践 - 松延动力7月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6月交付38台) 获超2000台意向订单 合同额超1亿元[3] - 运动派主要市场为教育教具(占60%)和商业演出 通过渠道运营团队覆盖各省市[3][4] - 宇树科技小尺寸人形机器人G1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产品 主打娱乐和二次开发场景[3] - 运动派采用低价策略 宇树科技R1型号起售价3.99万元 旨在扩大出货量建立产业生态[5][7] - 加速进化通过机器人足球赛探索票务、周边和赞助的商业闭环[5] 实操派工业落地 -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 近百台轮式双臂机器人用于料箱拆垛[8] - 优必选中标汽车行业9051.15万元订单 2024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8] - 乐聚机器人进入一汽红旗和海晨物流产线 执行物流搬运任务[8] - 工业场景聚焦搬运、分拣和质检 机器人效率目前为人工的1/3至1/2[8] - 乐聚机器人售价20-30万元/台 投资回报周期为1.5-2年[9] - 2024年乐聚整体交付目标1000-2000台 以科研和商用服务为主[9] 技术架构挑战 - 硬件层面存在高成本、使用寿命和功率密度挑战 算力需求显著(当前主流配置英伟达Orin芯片275TOPS)[13] - 采用分布式算力(连接工厂近距离服务器)和5G-A通信方案解决端侧算力不足[13] - 具身智能模型架构存在分歧 宇树科技认为模型架构问题优先于数据问题[1][14] -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面临泛化性挑战 衍生出"端到端"和"快慢双系统"技术路线[14][15] - 数据获取存在真机数据与仿真数据之争 分别面临采集成本高和Sim2Real效果差距问题[16] 应用场景分化 - 运动派通过安防巡检、游乐园等简单场景实现初步商业化[4] - 实操派分化出工业场景(汽车/3C半导体)和零售服务场景(药店/商店)[8][12] - 轮式双臂机器人成为工业场景主流形态 强调量产适配性而非外观酷炫[9][11] - 智平方爱宝系列机器人进入东风柳汽和晶能微工厂 坚持"先用起来"的迭代理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