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具身模型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创业不能只泡在实验室,“先用起来比什么都关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07:13
行业商业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强调商业化落地和真实场景迭代 拒绝纯实验室研发和娱乐化导向[1] - 投资机构关注点从团队和技术转向量产交付能力和产品市场匹配度(PMF)[2]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突破1万台 其中5-6家企业出货量超1000台[2] - 2025年出货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2] 运动派商业化实践 - 松延动力7月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6月交付38台) 获超2000台意向订单 合同额超1亿元[3] - 运动派主要市场为教育教具(占60%)和商业演出 通过渠道运营团队覆盖各省市[3][4] - 宇树科技小尺寸人形机器人G1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产品 主打娱乐和二次开发场景[3] - 运动派采用低价策略 宇树科技R1型号起售价3.99万元 旨在扩大出货量建立产业生态[5][7] - 加速进化通过机器人足球赛探索票务、周边和赞助的商业闭环[5] 实操派工业落地 -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 近百台轮式双臂机器人用于料箱拆垛[8] - 优必选中标汽车行业9051.15万元订单 2024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8] - 乐聚机器人进入一汽红旗和海晨物流产线 执行物流搬运任务[8] - 工业场景聚焦搬运、分拣和质检 机器人效率目前为人工的1/3至1/2[8] - 乐聚机器人售价20-30万元/台 投资回报周期为1.5-2年[9] - 2024年乐聚整体交付目标1000-2000台 以科研和商用服务为主[9] 技术架构挑战 - 硬件层面存在高成本、使用寿命和功率密度挑战 算力需求显著(当前主流配置英伟达Orin芯片275TOPS)[13] - 采用分布式算力(连接工厂近距离服务器)和5G-A通信方案解决端侧算力不足[13] - 具身智能模型架构存在分歧 宇树科技认为模型架构问题优先于数据问题[1][14] -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面临泛化性挑战 衍生出"端到端"和"快慢双系统"技术路线[14][15] - 数据获取存在真机数据与仿真数据之争 分别面临采集成本高和Sim2Real效果差距问题[16] 应用场景分化 - 运动派通过安防巡检、游乐园等简单场景实现初步商业化[4] - 实操派分化出工业场景(汽车/3C半导体)和零售服务场景(药店/商店)[8][12] - 轮式双臂机器人成为工业场景主流形态 强调量产适配性而非外观酷炫[9][11] - 智平方爱宝系列机器人进入东风柳汽和晶能微工厂 坚持"先用起来"的迭代理念[11]
热捧与嘲讽交织中 人形机器人公司“顶流”摸索短期出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4:08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成为北京智源大会"顶流",受到观众热捧但也面临质疑,公司被调侃为"CG动画公司",其人形机器人被称为"遥控玩具"[1] - 深圳众擎机器人同样因"炫技"视频被归入"影视公司"行列,创始人赵同阳表示不回避外界质疑,甚至将负面评价展示给工程师看[1] - 行业面临的核心争议包括"花拳绣腿"是否有意义、汽车产线落地是否过早、具身智能数据短缺如何解决[1] "炫技"的商业价值 - 由于具身智能研究尚处早期,硬件和运动控制优势的公司选择将"炫技"作为现阶段传播卖点[2] - 众擎机器人宣布将于12月举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并计划推出1.8-2米新款机器人[4] - 松延动力因半程马拉松表演已卖出超2000台机器人,合同销售额过亿元,客户主要来自科研教育和展览展示领域[5] 汽车产线应用探索 - 优必选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20多台Walker S机器人已"入职"东风柳汽生产线[6] - 银河通用与极氪、现代汽车达成合作,现代汽车付费请其进行概念验证[8] - 天奇股份与优必选、银河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已在数家整车厂、电池厂完成定制化应用场景验证[8] 汽车产线应用挑战 -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车间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和成本过高问题,裸机价格达50万,而工厂可接受价格约为20万[9] - 巨一科技认为物料分拣和输送是最易切入的场景,但机器人适应不同工况和数据迁移仍是挑战[9] - 中兴通讯指出工业领域要求机器人成功率和稳定性高,不能需要专人"伺候"[10] 具身智能数据挑战 - 具身模型面临训练数据短缺问题,数据积累被认为是决胜点[11] - 智元等公司兴建大型数据采集场,但实采数据可能无法满足泛化需求且难以跨本体[12] - 银河通用高度依赖仿真合成数据,其GraspVLA模型基于百亿级合成数据训练[12] 商业化落地案例 - 银河通用与美团合作,机器人已在北京7家无人药店"上岗",年内将扩展至100家,可识别5000款药品[13] - 银河通用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 G1售价70万元,公司认为只要低于三年人工成本70万就能打开市场[13] - 无人药房的抓放任务面临药品包装尺寸和材质差异带来的操作准确率挑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