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

搜索文档
四川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 “百业+”共绘文旅新前景
四川日报· 2025-08-17 00:45
文旅融合新业态 - 四川通过"文旅+百业"模式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如巴中光雾山徒步挑战赛、广安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大凉山烧烤美食季等,形成全域文旅消费场景[1] - 乐山创新消费场景,2024年餐饮收入达111.89亿元,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成为"美食天堂"[2] - 资阳通过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方特水世界等项目弥补资源分散短板,水世界营业首月接待游客27.5万人次[4][5] - 成都改造工业厂房打造东郊记忆,崇州开发30万亩彩色油菜田及"稻田咖啡""星空民宿"等农业文旅项目[5] - 宜宾打造60个研学基地形成五大产品体系,2024年接待研学游客70余万人次,收入超4000万元[6] 产业主导型文旅路径 - 攀枝花以医养结合为核心,制定9项地方标准,开发气候康养系统,建成170多个康养旅居点,常年康养人数达50万人次[7][8] - 泸州依托白酒产业链打造酒文旅项目,包括郎酒龙马酒庄等三大消费地标,涵盖酒店、酒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8] -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阿坝州将依托都四山地轨道项目打造交旅融合示范区[9] - 海螺沟创新"管理中心+公司+俱乐部"模式,分层管理户外运动市场[9] 体制机制创新 - 四川省委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深度融合[9] - 多地通过体制改革解决跨行业融合难题,如卧龙特区事务移交属地管理提升效率[9]
资阳文旅融合发展做靓四张品牌 有好路,更要有好景
四川日报· 2025-08-05 03:13
资阳方特项目开业及运营表现 -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于8月8日正式开业 此前于7月31日开启5天超前体验进行压力测试 [1] - 方特水世界及熊出没酒店已于6月28日率先开业 水世界开园当日接待游客1.37万人次 [2] - 方特水世界开业一个月内累计接待游客27.5万人 [2] 交通配套与客流拉动效应 - 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后 资阳临空站距方特水世界不足1公里 成为四川首个地铁直达的方特项目 [2] - 方特水世界开园以来 轨道交通资阳线客流增幅超10% 其中资阳临空站客流增幅超过40% [2] - 资阳临空站实现公交无缝接驳 游客30分钟内可通达天府国际机场和高铁枢纽 [6] - 项目周边配套3个机动车停车场提供4600个停车位 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提供600个车位 [6] 消费拉动与经济效益 - 前6月资阳实现餐饮收入34.58亿元 同比增长4.4% 较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2]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今年5月开放后已吸引游客超11万人次 [5] - 资阳酒店数量达600余家 客房总数突破1.6万间 [6] 运营模式创新与体验升级 - 方特国色春秋采用开放式预约制运营模式 取消传统大门票制度 游客免费入园并按需购买单项体验 [4] - 该模式使园区日均停留时长提升至6.8小时 配套水世界与主题酒店形成日夜闭环体验 [5] - 资阳开通8条成渝文旅专线 15条景区直通车线路 3A级以上景区覆盖率达90% [6] 配套项目建设与产业协同 - 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将于本月启动 结合火星主题与资阳火箭产业打造产学研闭合圈 [3] - 奥莱休闲广场即将开业 已汇集16家品牌提供潮流运动与亲子消费场景 [3] - 数字故宫展 航天探索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陆续开放 [3] 文旅品牌体系建设 - 资阳聚焦四张文旅品牌: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公园 安岳石刻石窟艺术走廊 陈毅故里红色旅游区 临空"天府艺谷"文旅地标 [5] - 真红巷文旅街区 国际数字游民社区 漫游沱江等新业态已初具规模 [5] - 培育"资舒适礼"城市礼品品牌 推出特色商品13类550余种 增设12家旅游商品展销店 [6]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破解“过境不留” 资阳让城市更“好耍”
四川日报· 2025-07-17 07:18
资阳文旅资源现状 - 资阳缺乏知名文旅品牌导致成为旅客"过境不留"的通道城市 高铁28分钟到成都的便利条件反而加剧客流流失 [5] - 资阳方特水世界6月28日开园后9天接待游客7.6万人次 超50%游客来自成都等地 [5] - 全市拥有1893处不可移动文物 其中石窟寺及古石刻资源616处居全省首位 包含7处国家级、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 核心文旅资产 - 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土1.51万件石器化石标本、6.22万件植物种子标本 测年显示距今10万-5万年具有世界级影响力 [7] - 安岳石刻分散在全县近500处 现存10万余尊石刻 5月1日开放的数字展示中心运用8K3D球幕技术已吸引11万人次游客 [9] - 陈毅故里景区提质升级后预计游客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0%以上 联动红色研学基地推动从"过境游"向"深度游"转型 [10] 战略发展举措 - 资阳市委通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决定》 系统部署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聚焦考古遗址公园、唐宋石窟艺术走廊等四大方向 [5][10] - 安岳联合重庆大足打造资大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 构建唐宋石刻艺术观光走廊 [9] - 推出"票根+"跨业态联动 游客凭方特票根可享餐饮酒店折扣 已覆盖40家"必吃榜"餐厅和681家酒店 [11][12] 基础设施升级 - 方特水世界日均接待游客8400人 单日峰值达1.42万人次 国色春秋开园后预计客流量进一步攀升 [11] - 全市新增6家星级酒店 客房总数突破1.6万间 3A级以上景区实现快速路、直通车、充电桩全覆盖 [12] - 开发柠檬宴等8大系列76种地方美食 实施住宿、交通等七大品质提升行动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11][12]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四川为何突出“全域全业态”?
四川日报· 2025-06-18 00:28
文旅资源禀赋 - 四川拥有115个A级景区 生态康养资源丰富 林草资源占全省辖区面积74.7% 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 [1][2] - 广元市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连续3年推广"徒步古蜀道 对话翠云廊"活动 6条线路共吸引游客80万人次 [2] - 资阳市石窟寺和古石刻资源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将1000余处摩崖造像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3] 产品创新趋势 - 游客偏好从"走马观花"转向"沉浸其中" 更重视文化价值和情绪共鸣 [2] - 宜宾蜀南竹海景区策划"武侠奇缘·竹海寻踪"沉浸式武侠盛典 推动文旅消费向三四线城市延伸 [3][4] - 德阳加快建设三星堆生态旅游区 眉山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让"三苏"文化"活起来" [6] 产业融合方向 - 乐山"文旅+美食"成效显著 甜皮鸭年销1000万只 跷脚牛肉年销售额达4.5亿元 [5] - 推进五大任务领域:文化遗产保护 红色旅游升级 演艺赛事发展 生态康养度假 农文旅融合 [5] - 省体育局策划"跟着赛事去旅行" 成都世运会竞赛项目向各市州普及 带动"体育+文旅"融合 [5] - 发展康养旅游成为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的重要着力点 激活银发经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