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神之眼组合辅助驾驶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免费背后车企的经济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02:30
行业趋势与背景 - 行业出现"智驾平权"趋势 推动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从收费模式转向免费普及 [2] - 移动通信技术从2G/3G向4G/5G演进 用户已形成为数据服务付费的消费习惯 但汽车智驾收费模式尚未形成共识 [2] - 2020-2021年期间造车新势力采用软件订阅模式 但过去4年多数车企将功能转为整车标配不再单独收费 [4][5] 企业战略与产品布局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三个版本智驾方案 入门级DiPilot100采用5R12V感知方案 算力100TOPS 支持高速NOA 适用于所有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车型 [3] - 小鹏汽车2025款G6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 无需选装或付费 [3]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战略 推出6.59万元小蚂蚁智驾版 具备23项辅助驾驶功能 [4] - 零跑汽车宣布所有含智驾硬件车型的软件功能永久免费 并退还已付费用户费用 [4] - 特斯拉采用FSD系统一次性购买或按月订阅收费模式 软件收入成为稳定且高毛利的利润来源 [6][7] - 华为ADS方案定位高端 在合作车型上推出高阶功能包收费 [6] 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形成三大商业模式阵营:坚定收费派(特斯拉/华为) 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派(新势力/传统车企) 全栈免费派(零跑等第二梯队) [6][7][8] - 全栈免费派通过"以价换量"策略 牺牲软件收入换取销量规模与市场地位提升 [8] - 硬件预埋模式通过预埋硬件培育消费习惯 为后续软件收费埋下伏笔 [7] - 软件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特性 研发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极低 销量增长可大幅摊薄单位成本 [8] 成本结构分析 - 支持城区NOA的完整智驾硬件方案BOM成本为1.5万-3万元 [9] - 头部车企每年在自动驾驶研发上投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9] - 运营服务成本包括云端数据服务 7×24小时客户服务 保险理赔技术支持等 [10] - 国内主要采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方案 激光雷达占成本较高比例 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8] 产业链影响 - 智驾免费策略向上游供应链传导降本压力 芯片和激光雷达供应商被迫"割肉输血" [10] - 整零关系发生变化 博世等一级供应商从"黑盒"交付转向"白盒"服务 华为大疆等科技公司争夺0.5级供应生态位 [10] 技术发展路径 - 智己汽车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实现单颗Orin芯片达到同等智驾性能 推动技术降本 [12] - 规模效应使上游供应链成本同步下降 黑芝麻智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车企与芯片公司双赢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分层收费模式被视为破局关键 低阶功能作为标配 高阶功能明确收费逻辑 [12] - 竞争维度将从"有或无"转向"用户体验"和"真实价值" 注重安全性舒适性通行效率等核心指标 [13] - OTA升级及空中订阅技术使扩张式收费成为可能 [12] - 需要培育消费者认知 让用户理解智驾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科技工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