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肽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20250814
2025-08-14 14:48
**药明康德 2025年8月14日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况** - 药明康德为全球小分子CMO龙头企业,收入规模超400亿,增速高于行业平均[2][5] - 行业周期驱动因素:新冠订单退坡后进入GLP-1类多肽产品驱动的上行周期[2][8] - 地缘政治风险(如中美关税)情绪冲击已消化,实际业务影响有限[2][7][13] **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收入**:2025年预计425~435亿,中双位数增长(表观增速11%,持续经营业务增速更高)[2][9][28] - **利润**: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率达30%(2024年为27%),全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130亿(PE约20倍)[2][11][28] - **资本支出**:2025年70~80亿,重点投向海外市场(美国、欧洲、新加坡)及多肽等新分子业务[10][18] **3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学板块**(核心): - 收入占比近80%,小分子CDMO占62%,多肽业务从12%增至20%(2025年预计增长80%)[15][16][19] - 小分子CLDMO一体化覆盖全链条,商业化订单加速(2024年在手订单增速近50%)[16][25][26] - **测试板块**: - 2024年收入56亿(-5%),毛利率33%,受国内价格战拖累但2025年企稳[20][21] - **生物学板块**:国内占比高,价格战影响后2025年现反转趋势[24] **4 产能与订单** - **小分子产能**:2025年底达400万升(国内传统产能扩张收尾,海外基地推进)[3][17][18] - **多肽产能**:2019年500升→2024年4万升→2025年新增10万升[4][19] - **订单增长**:2025年在手订单增速预计超30%,商业化项目(如GLP-1多肽)驱动确定性[27][28] **5 竞争格局与地缘风险** - **全球地位**:小分子CMO规模近40亿美元,市场份额8%-9%(未来有望翻倍)[29][30] - **竞争优势**:年CAPEX超10亿美元(远超印度对手1亿美元),产能和项目规模难以替代[31] - **关税影响**:美国收入占比60%但直发比例低,实际影响有限[13] **6 未来展望** - **增长驱动**:多肽业务(GLP-1需求)、海外产能扩张、后期项目商业化[19][28][30] - **估值**:当前PE 20倍,未来三年有望回升至25-30倍[32]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标注[序号],单位已统一为人民币“亿”或“万升”等)
药明康德(603259)2024年年报点评:在手订单延续高增,多肽业务放量增长
国泰君安· 2025-03-19 1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上调至93.84元(原71.82元)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手订单延续高增,多肽业务持续放量,看好长期增长空间 [1][11]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03.41亿、392.41亿、426.02亿、473.27亿、528.01亿元,增速分别为2.5%、 - 2.7%、8.6%、11.1%、11.6% [2] - 202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7亿、94.50亿、117.78亿、128.46亿、147.49亿元,增速分别为9.0%、 - 1.6%、24.6%、9.1%、14.8% [2] - 2023 - 2027年,预计每股净收益分别为3.33、3.27、4.08、4.45、5.11元 [2] - 2023 - 2027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4%、16.1%、17.5%、16.8%、17.0% [2] - 2023 - 2027年,预计市盈率分别为20.95、21.29、17.09、15.67、13.64 [2]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36.87 - 69.68元 [3] - 总市值2012.35亿元,总股本28.88亿股,流通A股25.01亿股,流通B股0股,H股3.87亿股 [3]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586.33亿元,每股净资产20.30元,市净率3.4,净负债率 - 25.55% [4] 股价升幅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13%、24%、34%,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10%、23%、23% [7] 业务情况 - 化学业务2024年剔除新冠商业化订单影响,营收同比增长11.2%,经调整毛利率达46.4%(+1.3pct),Q4单季度营收89.6亿元(+13.0%) [11] - 测试业务2024年营收56.7亿元( - 4.8%),经调整毛利率33.3%( - 5.9pct),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营收38.6亿元( - 8.0%),药物安评同比下降13.0%,临床CRO及SMO营收同比增长2.8%,SMO同比增长15.4% [11] - 生物学业务2024年营收25.4亿元( - 0.3%),Q4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9.2%,新分子种类营收占比提升至超28% [11] - WuXiATU相关业务出售下,终止经营业务2024年合计贡献营收13.2亿元( - 20.4%) [11] - TIDES业务2024年营收58亿元(+70.1%),截至年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03.9%,D&M服务客户数同比增长15%,服务分子数同比增长22%,2024年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进一步增长至超100000L [11] 催化剂 - 新兴业务贡献业绩;传统业务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11]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凯莱英、康龙化成、药明生物、普洛药业2024 - 2026年PE均值分别为26.63、22.59、19.2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