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源融合定位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为超长距离跨海大桥做“心电图”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1 02:04
超长距离跨海大桥长期承受强风、海浪、潮汐及密集交通荷载,结构微小形变可能潜藏重大安全风险。实时、精准的形变监测,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 预警潜在隐患、延长大桥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屏障。 2022年9月,尚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叶飞,所在课题组承接了一项紧急攻关任务,依托北斗系统,实现某超长距离跨海大桥毫米级位移监 测。目标明确,挑战空前。 首要难题是基准站数据少、观测网型不佳,难以支撑高精度解算;更棘手的是,大桥位于低纬度地区,电离层扰动强烈,导致北斗信号穿越时产生剧烈 波动,严重影响形变监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开阔海面引发强烈的多路径效应,北斗信号经海面反射后形成干扰,进一步掩盖了微弱的形变信号。 "尤其是电离层扰动,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叶飞坦言,电离层延迟建模精度不足,长期制约定位性能提升。在低纬度地区,电子密度不规则扰动引发 信号振幅与相位的随机波动,就会产生电离层闪烁,如同"隔着磨砂玻璃看世界",传统技术难以穿透干扰、精准锁定真实位移。 项目启动后,管理方持续提供实测数据,叶飞团队则全力投入北斗高精度数据解算与监测报告。攻坚最紧张阶段,实验室灯火通明,盒饭常伴键盘旁, 数据流与算法迭代昼夜不息。 ...
数字赋能 智绘自然——湖北省荆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信息化赋能资源管理新图景解析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31 02:04
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 荆门市被列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城市 成为湖北省三大试点之一[2][3] - 建成覆盖全市的三维立体"一张图" 包括全域1.24万平方公里0.1米分辨率航摄和1:2000地形图生产 50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 115平方公里精细手工三维模型以及75万个建筑物白模[3] - 平台已为25个部门提供28类数据服务 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在2024环漳河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实现全域态势"一图统揽"[4] 政务服务效率提升 - 不动产登记平均时长从2021年8.9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 存量房转移登记和线上抵押登记提速至30分钟内办结[6] - 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存量房转移登记"零收件" 复杂业务最多1-2件 资料精简率超80%[6] - 全面推行高频业务"不见面一网通办" 对特殊困难群众开通"远程视频协助办"[6] 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 在全市19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 78处关键点安装266台专业监测设备 今年以来接收44条预警信息[7] - 2021年8月成功预警钟祥市冷水镇滑坡 提前疏散群众100人 避免损失100万元[7] - 安装12台带夜视功能的视频监控 指挥中心可360°查看现场实况 通过融合通信App实现即时视频连线[7] 森林防火系统建设 - 依托12颗森林火情监测卫星 58处高空云台和1820个电力铁塔摄像头 上半年精准预警林田接合部及高压电线下方热点4800余次[8] - 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录入23万余个防火物资 监控点 取水点和防火道路等数据[8] - 利用无人机巡飞和护林员手持终端实时传输画面 动态分析火情蔓延趋势[8][24] 北斗技术突破 - 叶飞团队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方法攻克复杂环境下毫米级位移监测难题 在低纬度电离层活跃地区实现稳定毫米级监测 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21.5%[11][12] - 创新提出"电离层闪烁识别算法" 为北斗信号加装"智能滤镜" 监测数据与位移计值吻合度高达92%[13][30] - 成功研制多源融合定位终端 集成PPP-RTK北斗精密定位 INS惯性导航系统和UWB超宽带技术 实现全场景高精度定位[31] 低空经济应用 - 通过实景三维建设生成轻量化立体网格 为低空经济航线规划 航路管理等提供高精度立体化的空间数据基础[10][25] - 已解决低空3000米以下"看不见"的通航安全难题 为省内80架通航飞机和100架超轻型航空器提供厘米级北斗导航定位服务[16]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 自然资源系统组建53支青年突击队 整体"急难险重新"任务 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18] - 海淡化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攻克高性能反渗透膜技术 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空间站水循环系统[18] - 青藏高原观测团队在海拔5000米建立冰川冻土监测站 黄河生态保护监测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仅33.5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