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景券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1000万元扶持!广州黄埔“人工智能 + 机器人”产业闭门研讨会邀请您参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3 04:19
政策发布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湾区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中心将于9月18日举办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优质项目供需与政策交流座谈会 推动机器人产业链需求侧与供给侧深度协同 [1] - 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于7月3日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 包含4大政策近40条措施 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 以政策创新激活产业动能 [2] - 黄埔区积极抢抓人工智能机遇 充分发挥产业链完备 算力资源充沛 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6]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细节 - 发放"算力券""模型券""场景券""数据券" 对符合条件企业每年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成长支持 1000万元算力券 1000万元场景券 100万元模型券 [11] - 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最高100万元 数据资源入表按服务费用30%每家企业年最高10万元 数据交易所交易按金额3%最高20万元 [8] - 支持工业软件集聚区企业根据营收情况每家每年最高1000万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最高500万元 产业级开源矩阵最高100万元 [8] - 对研究开发费用200万元及以上科技型企业按研发费用最高1%分档扶持 每个企业最高1500万元 [20] 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细节 - 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 新引进核心零部件与整机制造项目按投资额5%最高500万元 [8] - 提供最高1000平方米办公研发生产场所补贴 年度服务收入超500万元平台按收入10%最高100万元 [8][13] - 对连续两年整机产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企业按销售额5%最高100万元扶持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最高300万元 [9] - 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遴选不超过10个案例按投入50%最高200万元 行业交流活动按费用20%最高50万元 [9] 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细节 - 提升高端芯片设计能力 按流片费用40%分档最高500万元 核心设计工具国产化替代按采购金额30%最高100万元 [10] - 推进材料 设备和零部件强链补链 对新引进产业化项目按设备投资额15%分档最高1000万元 [10] -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构建自主可控生态 对符合条件企业最高1000万元扶持 [14]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政策细节 -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按技术服务收入10%最高100万元 高增长配套企业每个最高200万元 [11] - 应用场景创新项目按终端设备和软件购置费用10%最高100万元 自主品牌建设最高100万元 [11] - 支持特色产业园发展 对示范特色产业园区每年最高300万元扶持 [11] 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划 - 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产值超1500亿元 面板产能占全市超76% 集聚华星光电 视源 创维等龙头企业 [16]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集聚粤芯 新锐光 广芯封装等优势企业 上下游企业超150家 [16] -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集聚高新兴 凌度智能 华工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企业 依托每年超2000亿元固投体量提供场景动力 [17] - 大力聚集风投创投机构 为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等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 [22] 企业反馈与支持措施 - 政府发放算力券直接降低心理大模型训练成本 场景券加速AI技术在医疗健康 教育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13] - 政策在研发支持上提供真金白银帮助 覆盖算力 生态 场景 数据等多方面补助 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期资金问题 [20] - 做好政策画像与企业画像精准匹配服务 让好政策持续滴灌好企业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17] - 结合细分产业领域特色优化营商环境 把政策发布开在一线 政务服务送到一线 企业咨询答在一线 [22]
今年新设外资企业5412家 广州人工智能外资沙龙绘AI产业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27
广州外资企业投资概况 - 广州现有外资企业5万家 占全市企业总数2% 但创造近20%规上服务业营收 30%进出口总值和40%规上工业增加值 [2] - 2025年1-7月新设外资企业5412家 同比增长9.3% 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七分之一 全省近三分之一 [2] - 实际使用外资166亿元 其中高技术产业占比40.2% 制造业外资增长11.0% [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支持 - 构建省市区三级政策支持体系 省级对创新中心建设等四类项目单项最高支持5000万元 [5] - 市级设立2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首创算力券等"四券支撑"机制 重点研发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 [5] - 区级实施精准扶持 海珠区对单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年奖励最高1000万元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最高5000万元 [5]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全市人工智能企业约1800家 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完整生态 [6] - 形成"一核引领 多点支撑"产业布局 白云区每年投入4亿元支持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开发 [7] - 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 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统筹推进 [7] 外资企业服务体系 - 建立重点外资企业"白名单"和跨国公司直通车等常态化联系机制 [7] - 符合条件外资企业最高可获年度5000万元奖励 累计最高1.5亿元 跨国公司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分别最高奖励1300万元和600万元 [2] - 2025年已累计拨付外资奖励资金2.4亿元 [2] 产业协同发展举措 - 举办人工智能外资沙龙活动 设置民企与外资企业对接环节 IBM及上下游企业代表分享投资经验 [6] - 外资沙龙依托"益企行"企业服务机制 以季度常态化模式举办 2025年已举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时尚消费等专题沙龙 [1]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熟制造业产业链 在技术储备和场景储备方面有较好基础 [3]
设立50亿母基金,广州开发区强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7-03 12:0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州开发区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企业 [1] - 发放"算力券"强化算力基础设施供给,发放"模型券"打造"百模千品"产业生态,发放"场景券"推动场景应用示范,发放"数据券"完善数据要素支撑体系 [4] - 鼓励企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推进数据资源资产化与应用创新,支持数据资产确权、交易 [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现状 - 广州开发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219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智能算力供给近10000P [5] - 孵化了30余个行业垂直模型,开放了13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5] - 杰创智能科技围绕公共安全领域打造机器人产品,已在黄埔区试验田进行场景摸索,相关产品去年年底正式商用并在国企、学校、医院等单位有交付案例 [5] 电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在电力领域专业数据建设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数据量达PB级,高质量数据达数百TB量级 [4] - 面向电力行业核心领域建成300多个AI+应用场景,研发1000多种算法 [4] - 成立国内首个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生态伙伴已接近100家 [4]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广州开发区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10] - 集聚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大院强所及粤芯、新锐光等优势企业 [10] - 政策引导集成电路全链条发展,鼓励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10] 新型显示产业现状 - 新型显示产业是广州开发区支柱产业,2024年产值超1500亿元,面板产能占广州市超76% [10] - 集聚华星光电、视源、创维等龙头企业,获批2个显示领域"国字号"创新中心 [10] - 政策支持打造印刷显示产业发展生态圈,强化重大平台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套能力 [11] 金融与科研支持 - 广州开发区风投创投机构累计超90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 [11] - 落地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120亿元,为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提供5亿元股权融资支持 [11] - 聚集各类科研机构1429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上市高企58家,研发投入强度达6.81% [11]
围绕AI等重点领域,广州将强化政策引领和资本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6-17 06:35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广州将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创新算力券 数据券 场景券 模型券"四券联动"降低研发运营成本 [1] - 设立广州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向算法研发 算力基建 行业应用等环节 提供全周期融资支持 [1] - 海珠区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17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涵盖教育交通语言领域 数量全省第一 [4] 低空经济产业政策 - 广州将构建低空产业基金矩阵 联动社会资本投向研发制造和运营服务 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上市培育全链条金融支持 [2] - 加快实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加强研发制造和适航审定政策保障 [2] - 加快建设"1+5+100"低空起降场地和低空智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2] 工业投资与项目建设 - 广州1-4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 TCL华星t9 增芯 融捷锂电 高景太阳能 迈胜医疗等先进制造业项目陆续建设投产 [3] - 1-4月新增工业项目300余个 计划总投资额超过760亿元 [3] - 广州开发区1-5月新签约优质项目170个 协议投资额933亿元增长13% 包括百亿级藏粤直流和6个十亿级项目 [6] 招商引资成效 - 1-4月新引进产业招商项目625个 预计投资总额1615亿元 其中70个项目投资/产值超十亿元 [4] - 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内资项目投资总量全省第一 [4] - 新设外资企业2664家增长14.9%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元 [4] 产业集群发展 - 广州着力打造"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包括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 [1] - 2024年新增对接汽车产业链项目64个 已签约40个预计总投资超180亿元 引进采埃孚电子 北醒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企业 [3] - 海珠区培育65个亿元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腰部企业 形成龙头引领腰部支撑小微兴旺的产业生态 [4] 金融支持体系 - 广州开发区设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 完善国企投资+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融资体系 [5] - 建立场景机会清单 依托每年2000多亿固投建设体量打造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氢能储能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 [5] - 实际利用外资8.69亿美元占全市47% 新登记经营主体超3.57万户大幅增长73.9% 实有主体首次突破30万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