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中海号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链供应链发力 邮轮经济拓展消费新空间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邮轮行业复苏态势 - 2023年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后需求集中释放 上海和天津邮轮母港客流显著增长 [1][2] - 2023年6月至9月邮轮业逐步复苏 招商维京"伊敦号"、蓝梦"蓝梦之星号"等相继开启国际航线 交通运输部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 [3] - 2024年春节期间行业实现"开门红" 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单航次载客1600人 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单航次载客3900余人 [2][3] 市场前景与预测 - 行业预计迈入第二个"黄金十年" 2024年邮轮旅客人次增速有望超全球平均水平 [4][5][6] - 麦肯锡预测中国邮轮市场将在2025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 [6]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2024年航线首日船票预订量达历史最高水平的两倍 消费者已开始预订2025年1月航线 [5] 客群结构变化 - 邮轮客群年轻化趋势显著 2024年预订客人平均年龄较2019年降低2.6岁 25-55岁客群占比增长20% [7] - 年轻游客偏好个性化体验 邮轮公司增设甲板跳伞、海上攀岩等运动项目 [7] - 除传统老年客群外 年轻家庭及东南亚互免签证政策带来的跨境游客成为新增长点 [2][5][6] 政策与产业支持 - 2023年出台《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及多地专项扶持政策(如上海、青岛)为行业注入动力 [6] - 国际邮轮公司加速在华部署 皇家加勒比开通上海/香港至日韩东南亚航线 MSC地中海邮轮开通日本多地航线 [6] 国产邮轮制造突破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 最大载客量5246人 具备2125间客房 标志中国掌握航母、LNG船、邮轮三大高端造船技术 [8] - 邮轮建造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和供应链升级 专家建议提升本土化率并发展新能源技术应用 [8][9] 产业链发展建议 - 上游加强自主创新和供应链本土化 中游支持本土企业购置中型邮轮参与国际竞争 下游开发新型旅游目的地 [9] - 需建设邮轮船供集聚区 培育本土船供企业 提升国际邮轮本地采购比例 目标建成亚太船供基地 [9][10] - 建议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邮轮运输、港口及旅游标准体系 优化监管模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