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寿安保稳信
icon
搜索文档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因“老鼠仓”被罚60万元,公司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2:11
案件基本情况 - 天津证监局于8月18日披露一起基金经理"老鼠仓"案 对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 [1] - 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1][2] 交易细节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2] -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 [2] - 李丹作出交易决策并指示杨某尘具体实施下单操作 [2] 当事人背景 - 李丹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公司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 [2] - 公开资料显示李丹于2013年11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3] - 2016年2月起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 任职期间回报率为-7.77% 在同类789只产品中排名第716位 [3] 公司动态 - 李丹自2024年2月起密集卸任在管基金 至9月4日卸任最后一只产品国寿安保稳信 卸任理由均为"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状况" [4]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涉事行为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公司将持续强化合规管理 [1][4]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4]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趋同交易被罚 “老鼠仓”为何屡禁不止?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01:39
案件概述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2] - 李丹在2013年入职国寿安保基金,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2024年9月正式离任 [2][4]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该事件为员工个人行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2] 交易细节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买入股票41只,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交易结果为亏损 [3] - 违法事实有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多方面证据 [3] 基金经理表现 - 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8年任职回报为-7.77%,在同类型产品中排名后10%(716/789) [4] - 管理的另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国寿安保裕祥在其任职期间亏损约8%,同样表现垫底 [4] - 2020年四季度管理规模一度超过20亿元,2024年逐步卸任所有在管基金 [4] 行业现状 - 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涉及"老鼠仓"案件,包括嘉实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 [5][6] - 嘉实基金前基金经理王宇恒被罚100万元,浦银安盛原基金经理许文峰被罚17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82万元 [5] - 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李淑彦被没收违法所得14.29万元并罚款140万元 [6] - 上海两家公募基金前从业人员分别被罚3131.52万元和50万元 [6] 行业影响与对策 - "老鼠仓"行为破坏市场公平性,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基金公司声誉 [7] - 高收益诱惑和现有内控监测手段滞后是主要原因,部分机构合规文化薄弱 [7] - 监管趋严和技术手段提高压缩了违规空间,违法成本显著提升 [7] - 需构建系统化机构约束机制,优化风控流程,建立实时监控与预防预警双重监督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