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体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齐鲁晚报· 2025-09-15 21:48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省自2019年启动商业航天产业 通过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拉开发展序幕 被定位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和新赛道[1] 海上发射能力 - 累计完成18次海上发射任务 成功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1] - 拥有国内唯一海上火箭发射专用船舶 已组建系统完备的专业发射保障队伍[3] 区域集群格局 - 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 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 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 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格局[1] 火箭制造产能 - 已落地3型固体火箭和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 包括2个发动机制造项目和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2] - 山东长征火箭 东方空间 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的产能规模[2] 卫星制造实力 - 省内14家单位累计发射卫星73颗[2] - 济钢集团紫薇卫星生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2] 配套产业体系 - 重点推动航天电子 特种材料 推进剂 高精度紧固件等关键领域提质升级[2] - 培育航天科技513所 威海拓展纤维 青岛智腾科技 烟台东方蓝天钛金等行业领先配套企业[2] 试验验证设施 - 商业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规模与能力居全国首位[3] - 在济南 烟台 德州 泰安等地建成9个试车台和12个试验工位 可满足省内及周边地区试验需求[3] 未来发展目标 - 锚定打造国际领先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目标 强化创新驱动和完善产业链条[3]
具备年总装50发火箭产能,东方航天港打造空天运载“4s店”
齐鲁晚报网· 2025-09-11 14:13
"经过5年发展,我们在34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卫星、火箭、发射场'三大要素,锻造了'海上发射服 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搭建了'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 网'四位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张华介绍,东方航天港以"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和"国 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国首个以海上发射为牵引,集星箭研制、配套服务、卫星应 用、航天文旅于一体的全链条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9月11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烟台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 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业态"专场。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表 示,在火箭方面,东方航天港打造空天运载"4s店"。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固体火箭生产基地,正在全 力推进液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建设。 发射方面,成功保障我国4型固体火箭18次海上发射任务,发射卫星115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艘专业海 上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配备双冗余的动力定位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发射期间无人远程控制。 卫星方面,联合国内重点实验室,推出具备国内领先水准的大型时空智能遥感星座,对标谷歌 ...
山东商业航天产业蓬勃起势,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
齐鲁晚报网· 2025-09-11 13:23
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概况 - 2019年6月完成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后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 拉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序幕[1]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将其定位为全省极具潜力的新领域和新赛道[1] 产业发展特点 - 海上发射牵引带动作用突出 累计保障完成18次海上发射任务 成功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3] - 形成错位发展集群格局: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 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 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3] 全产业链布局 - 火箭制造领域落地3型固体火箭和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 2个发动机制造项目及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4] - 山东长征火箭 东方空间 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产能规模[4] - 卫星产业领域14家单位累计发射卫星73颗 济钢集团紫薇卫星生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能力[4] - 配套产业培育出航天电子 特种材料 推进剂 高精度紧固件等关键领域企业 包括航天科技513所 威海拓展纤维 青岛智腾科技 烟台东方蓝天钛金等行业领先企业[4] 服务保障能力 - 东方航天港集团拥有国内唯一海上火箭发射专用船舶 组建系统完备的专业发射保障队伍[5] - 商业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规模与能力全国首位 在济南 烟台 德州 泰安等地建成9个试车台和12个试验工位[5] - 试验设施不仅能满足省内需求 还可服务周边地区相关产业 为高频次发射 批量化生产 高安全性运行提供关键保障[5] 发展目标 - 锚定打造国际领先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目标 持续强化创新驱动 完善产业链条 提升保障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