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商业航天产业蓬勃起势,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
齐鲁晚报网·2025-09-11 13:23

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概况 - 2019年6月完成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后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 拉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序幕[1]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将其定位为全省极具潜力的新领域和新赛道[1] 产业发展特点 - 海上发射牵引带动作用突出 累计保障完成18次海上发射任务 成功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3] - 形成错位发展集群格局:烟台聚焦海上发射组织与火箭配套制造 济南主攻卫星研发与地面设备制造 青岛侧重测控服务与海洋遥感应用[3] 全产业链布局 - 火箭制造领域落地3型固体火箭和2型液体火箭总装项目 2个发动机制造项目及3个关键结构件制造项目[4] - 山东长征火箭 东方空间 星河动力等龙头企业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产能规模[4] - 卫星产业领域14家单位累计发射卫星73颗 济钢集团紫薇卫星生产线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能力[4] - 配套产业培育出航天电子 特种材料 推进剂 高精度紧固件等关键领域企业 包括航天科技513所 威海拓展纤维 青岛智腾科技 烟台东方蓝天钛金等行业领先企业[4] 服务保障能力 - 东方航天港集团拥有国内唯一海上火箭发射专用船舶 组建系统完备的专业发射保障队伍[5] - 商业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规模与能力全国首位 在济南 烟台 德州 泰安等地建成9个试车台和12个试验工位[5] - 试验设施不仅能满足省内需求 还可服务周边地区相关产业 为高频次发射 批量化生产 高安全性运行提供关键保障[5] 发展目标 - 锚定打造国际领先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目标 持续强化创新驱动 完善产业链条 提升保障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