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成综合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

搜索文档
南网能源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9-15 01:32
行业竞争地位 - 节能服务行业呈现多而弱和小而散的格局 产业集中度低 公司凭借项目经验 建设管理体系及品牌形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建筑节能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成为少数能提供节能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综合能源服务机构之一 [1] - 公司以资产持有加高端服务为战略取向 推动向综合能源开发商 节能减碳服务商及数字生态提供商转型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扭亏主要因工业节能业务收入约8.81亿元 同比增长27.70% 建筑节能业务收入约4.32亿元 同比增长5.00% 两大基本盘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2] - 生物质业务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四家项目公司中两家申请破产 藤县项目实现盈利 赤水项目大幅减亏 对综合资源利用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2] - 净利润增长受人工成本增加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影响 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13][14] 业务细分与毛利率 - 工业节能业务收入占比54.92% 毛利率52.00% 建筑节能业务收入占比26.92% 毛利率14.44% 差异源于业务模式 服务期限 成本结构及技术特点不同 [5] - 公司通过节能业务倍增计划及珠峰行动推动建筑节能业务规模化实施 提升盈利能力 [5] 零碳园区布局 - 公司拥有广州工控零碳园区在建及贵州电网科创园一期近零碳园区已投运项目 政策推动需求爆发式增长 [3] - 业务结构从投资持有为主转向投资持有加高端服务并重 业务类型向综合能源加节能降碳拓展 零碳园区成为核心增长极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依托行业积累及数字能源技术 提升节能降碳 智慧能源和数字化领域竞争力 [5][8] - 重点攻关AI加高效冷站及AI加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 完成AI应用场景需求及智能体图谱建设 [5][8] - 启成综合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1101个项目 1644个往来单位及2902个用户 汇聚700余个源荷资源项目 总容量超25万千瓦 [5][8] 新业务开发进展 - 数字服务公司完成广州市首批虚拟电厂运营商注册 成为广东虚拟电厂十家运营商之一 签订37个用户资源代理合同 参与需求响应 [6] - 建立电力交易策略 具备广东售电资质 常态化开展入市交易 累计完成近30万张绿证销售 [6] 战略转型与执行 - 统筹推进服务倍增 节能倍增及珠峰行动等重点专项任务 鼎云公司承接工程服务项目合同超1亿元 数字服务公司开展代运维及售电交易服务 [5] - 建筑节能服务业务1-8月新增服务面积近250万平方米 加快向投资持有加高端服务转型 [5] - 成立数字服务公司 鼎云公司及智业公司 构建全品类高端服务体系 强化并购能力建设及产业图谱研究 [14] 资金与债务管理 - 财务费用1.47亿元 同比增长8.58% 主要因有息负债利息支出增加 公司通过贷款置换 争取低息贷款及优化债务结构等措施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9] - 全年计划投资不低于30亿元 其中10亿元投向建筑节能等高端节能服务业务 [15] 行业前景与政策影响 - 双碳目标驱动下 节能环保产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节能服务产业市场空间扩大 [12][18] - 新能源全面入市等政策调整幅度大 行业毛利率面临下行压力 但公司通过虚拟电厂及电力交易等新业务提升竞争力 [18] 生物质业务调整 - 坚决退出生物质发电等非优势领域 南能昌菱和阳山南电通过破产退出 藤县和赤水项目择机挂牌转让 [18]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将市值管理融入战略规划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推进工作方案 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传递公司内在价值 [10] - 未来平衡业务转型资金需求与股东回报 优化资金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施积极利润分配政策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12]
南网能源(003035):符合预期,“数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初现
东吴证券· 2025-08-29 12: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9%,符合市场预期 [7] - 工业节能业务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27.7%,毛利率提升5.34个百分点;建筑节能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5.0%,毛利率持平;综合资源利用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53.2%,毛利率提升12.12个百分点 [7] - 公司聚焦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两大主业,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绿色能源替代、高效多能供应等业务,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新型能源生态网络 [7] - 公司迭代升级"启成"综合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1,101个项目、1,644个往来单位、2,902个用户的线上化管理,汇聚源荷资源逾700个项目,总容量超过25万千瓦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77/5.57/6.75亿元,对应PE为38/32/27倍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5.76/39.85/45.00亿元,同比增长13.36%/11.44%/12.9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5.57/6.75亿元,同比增长920.50%/16.69%/21.26%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3/0.15/0.18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5.39%/36.39%/37.50%,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3.34%/13.96%/15.00% [8] - 预计2025-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45%/64.01%/63.41% [8] 业务发展 - 公司布局"深度脱碳"领域,行业底部反转逻辑清晰,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多领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与深度脱碳 [7] - 虚拟电厂通过RWA将分散的充电桩、屋顶光伏等资产通证化,形成可交易的"共享电厂",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可拆分为小额代币降低投资门槛 [7] - AI赋能节能服务,"数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初现,平台实现新能源运管系统、看能系统和智慧照明系统"三网"有效融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