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设备行业观点汇报
2025-09-26 02:29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行业 公司包括拓荆科技 华创 中微公司 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 长川科技 金海通 华峰测控 北方华创 维导纳米等[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地缘政治紧张和许可证限制加速中国半导体设备 材料和零部件的自主可控进程 半导体设备板块估值合理 值得重点关注[1][3] * 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中最关键的子领域 国内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 但高端DUV和EUV光刻机进口受阻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1][5] * 国内薄膜沉积和刻蚀技术发展较好 拓荆科技在CVD领域表现突出 华创在PVD领域领先 中微公司和华创在刻蚀领域实现了较成功的国产替代 自主可控水平较高[1][6][7] * 检量测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不超过15% 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等公司虽有突破 但大规模放量仍需时日[1][8] * 后道测试与分选设备如长川科技 金海通 华峰测控已取得突破 并且盈利能力强[1][9] * 半导体设备行业关注点在于光刻机国产突破和下游先进逻辑与存储扩产[1][10] * 国内晶圆代工厂成熟制程投资稳定 先进制程(AI算力芯片)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 受限于核心光刻机设备被禁[11][12] * 存储领域NAND和DRAM扩产动力强劲 长鑫存储三期扩产预计将带来数百亿人民币的国产设备需求 长川产能约13万片 占全球8% 预计明年全球占比提升至15% 即24万片 需要约9万片扩产 对应700-900亿人民币设备投资空间 DRAM尤其是HBM需求迫切 推动相关封装生产[1][13]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相对滞后 国产化率仍然偏低 但其分散性高 对美国依赖度较低 市场具有小批量 多品种 定制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中美关系变化 国产化需求显现[2][14][16][17] * 建议关注平台型公司(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和特色公司(中科飞测 精测电子) 以及光刻机相关企业 具体零部件类型建议关注管道 阀门 陶瓷件 机械加工件以及喷淋头等[2][15][18] 其他重要内容 * 半导体设备是一个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的大行业 细分领域包括光刻机 薄膜沉积 刻蚀 检量测 清洗和去胶等 其中光刻机 薄膜沉积和刻蚀设备是前道三大主设备 价值量排名前三[4] * 全球光刻机领军者是ASML 其DUV使用193纳米或248纳米光源 可实现7纳米制程 EUV使用13.5纳米光源 适用于3纳米及以下制程 尼康和佳能市占率较低[5] * 维导纳米专注于ALD 并逐渐涉足CVD[6] * 刻蚀技术包括CCP和ICP 中微公司最初专注于CCP现在也涉足ICP 华创则从ICP扩展至CCP[7] * 美国撤销了一些中国境内晶圆厂的许可证 加大了国外企业在中国生产芯片的难度[3] * 国内企业如寒武纪 海光信息 华为升腾等订单充足 英伟达产品在国内拓展受阻[12]
先锋精科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55亿元 同比增长19.52% [1] -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下降5.3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7.0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421.03万元 同比下降1.91% [1] - 毛利率30.28% 同比下降15.02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6.22% 同比下降20.84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52元 同比下降29.73% [1] - 三费占营收比4.32% 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 [1]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应收账款达4.84亿元 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226.34% [1][2] - 货币资金6.39亿元 [1] - 有息负债9854.04万元 [1] - 每股净资产7.68元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2元 [1] 历史业绩表现 - 2024年ROIC为18.59% 资本回报率表现强劲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18.84% 显示产品附加值较高 [1] - 2020年ROIC为-29.02% 为历史最低水平 [1] - 上市以来亏损年份1次 [1] 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产品应用于客户先进制程的零部件占比约20% [3] - 正积极向医疗、航空制造等高端装备领域拓展业务 [2] - 2025年第一季度受新产能爬坡、员工薪酬及研发支出增加影响利润率下滑 [4] - 产品综合毛利率维持在30-35%区间 [4] 行业环境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种类繁多 国产化率自2017-2018年以来持续提升 [3] - 国产化进程伴随国际制裁逐步加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