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物表演
icon
搜索文档
囚鲸之死:一名女驯鲸师的觉醒
36氪· 2025-09-27 1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张晶、薇薇子 后浪研究所 .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这位青年里边请,你被研究了。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一头鲸的快乐? 文 | 张晶 编辑 | 薇薇子 来源|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封面来源 | IC photo 今年是邵然呼吁停止鲸豚类表演的第9年。 职业转向来自于她还是 驯鲸 师时的一次濒死体验。在一次海洋馆表演中,邵然和她负责的一头白鲸苏菲正在水下演出。她一下水,苏菲就开始攻击她,拖 着她的脚反复把她往水下拽,邵然一次一次地呛水。国外之前发生过圈养的鲸豚杀死 驯鲸 师的事件,她知道那一刻很凶险。邵然抱着脚浮在水面不敢动。 苏菲看到她被吓到了,最终慢慢游过来,顶着她的脚把她送上了岸。 苏菲放过了她。" 它好像知道我想活着。那一刻,我就只能赌,赌它就是善良的,它不会伤害我。 " 邵然感觉自己在赌一个生命的善良,赌赢了再继续剥削 它们的善良。 这并不是苏菲第一次攻击 驯鲸 师,在此之前,它因为长期被关在一个狭小的水泥池里,已经表现出很多精神崩溃的举动,最直接的就是攻击 驯鲸 师。 在苏菲攻击她之前,邵然还经历过一头圈养海豚的自杀。那是她成为 驯鲸 师的第二年, 一 ...
卖企鹅,出租海豚,海洋馆没“鲸”费了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1:13
行业经营危机 - 法国昂蒂布海洋世界因游客减少和动物福利法案于2024年1月关闭 导致一对虎鲸母子和12只海豚滞留[1] - 国内两大海洋主题公园大连圣亚和海昌海洋公园在资本市场低价易主 其他中小型海洋馆通过承办年会、生日会和水下求婚策划求生存[1] - 2024年年初国内海洋馆营收出现断崖式下跌 2023年客流量虽超2018年但去年和今年平均下滑30%-40%[3][14] 运营成本结构 - 海洋馆最大成本是电费 部分用电设备10万瓦起步 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达4000万元[8] - 饲料成本高昂 一头成年白鲸日食量达体重2.5%-3%(至少50斤)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3万余只海洋生物日消耗3000斤食物 其中4头虎鲸日食1200斤[9] - 大型动物引进趋谨慎 部分海洋馆采用人造鲸鲨替代真实鲸鲨 上海、成都等地至少投入5只人造鲸鲨[9] 资本运作与财务压力 - 大连圣亚2020年出售52只企鹅 平均每只42万元 以此凑足当年营收[13] - 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被申请破产重整 湖北小梅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900万元 其国企大股东披露51%股权转让意向[14] - 部分海洋馆连锁集团抵押成熟场馆门票收益权从银行贷款 导致年收入上亿元的资金被银行优先划走还贷 动物面临断粮危机[3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海洋馆多由外资或中外合资建设 建造成本至少1500万美元[17] - 2000年后行业迅速扩容 2007-2008年达峰值 年建30座馆 成本下降和旅行社合作推动发展[17] - 2011年后进入"大型化、主题公园化"阶段 地产商主导快速扩张 郑州海昌占地40万平方米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元) 上海海昌一期投资50亿元[18] 行业问题与挑战 - 生物同质化严重 全国海洋馆仅展示120-130种鱼类和30-40种无脊椎动物[21] - "三无水族馆"(无技术、无资金、无设计)开业生物损耗率超50% 稳定后年损耗率超30% 优质场馆可控制在2%以内[28] - 专业人才稀缺 高管多来自服务业或零售业 缺乏动物学背景 员工流失率高且培训不足[22][28] 动物福利与伦理争议 - 鲸豚表演365天无休 节假日日演6-10场 驯养采用饥饿训练法 新动物需饿1-2周才配合表演[23][32] - 运输过程存在风险 动物被安置在特制"鲸鱼棺材"中离水运输 极地动物皮肤可能灼伤 有时使用镇静药物[32] - 圈养鲸豚自杀行为不罕见 海豚可自主关闭呼吸系统选择死亡[33] 转型探索与未来方向 - 海洋馆增加非动物盈利项目 如儿童淘气堡(88元/天)、5D电影厅、文创售卖区和萌宠投喂区[10] - 香港海洋公园借大熊猫庆典提高收入 国内海洋馆尝试与大熊猫等热门IP联动[12] - 行业可能向非营利模式转型 由政府补贴或基金会运作 注重科普教育和生态监测[36][37] - 日本经验显示特色精品馆更具竞争力 专注本地海域生物或开发独特互动体验(如水豚主题产品)[39] 中外模式对比 - 美国水族馆经历商业表演阶段后转向非营利模式 由政府补贴和基金会维持[31] - 国内海洋馆多为民营企业 注册资本小于2000万元的小型企业高度分散 商业化属性强 转型困难[41] - 西方国家海洋文化源于大航海探险精神 中国内陆地区海洋文化薄弱 难以常态化吸引游客[29]
海洋馆,没“鲸”费了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23:32
9月17日,一位游客在海洋馆内和亲友视频通话,并将鱼类通过摄像头展示给亲友。 24岁的薇姬和11岁的凯约失业了,它们正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自己的下一份"工作"。 这是生活在法国南部小城昂蒂布"海洋世界"的一对虎鲸母子,通过定期的表演换来鱼吃。由于近年来游 客不断减少,加上明年12月生效的禁止鲸豚表演的动物福利法案,今年1月,这家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 海洋世界正式关门。 商业海洋馆的破产危机并不只出现在法国。今年国内两大海洋主题公园大连圣亚和海昌海洋公园在资本 市场接连低价易主,企图"起死回生"。没有上市的其他中小型海洋馆也都变着法地求生存,有的开始承 办年会和生日会,有的把"水下求婚"策划的广告牌放到海底隧道。 2001年,学金融投资的白明放弃本职证券工作,选择进入海洋馆,从讲解员做起,历经教育部、养殖部 多个岗位。他还担任过《水族世界》杂志主编,2012年后从事水族馆设计工作,参与设计了数座国内海 洋馆的展陈和维生系统。他观察到,2024年年初,国内海洋馆的营收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但他认 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洋馆,沉疴久矣。 但这并不是一个能随意撒手不干的行业。 与薇姬母子共同滞留在水池里的还有12只海 ...
囚鲸之死:一名女驯鲸师的觉醒
后浪研究所· 2025-09-19 10:36
行业运营模式 - 海洋馆动物表演频率为工作日每日3场 节假日加至6场或更多[17] - 驯鲸师月薪为2000-3000元人民币 人员流动非常频繁[13] - 动物表演训练采用条件反射机制 通过哨声和食物奖励强化动作[12] - 每捕获1头海豚会导致至少7头同类死亡 因家族保护行为造成高死亡率[33] 动物生存状况 - 圈养白鲸寿命仅20多岁 远低于野外生存的70-80岁寿命预期[8][30] - 表演动物全年无休 需完成高空旋转等易导致肠扭转死亡的高危动作[19] - 养殖场母鸡年产蛋量达300多个 远超自然状态的30个蛋[27] - 动物食用臭鱼烂鱼 营养供给不足且缺乏有效监管[34] 设施条件 - 鲸豚被圈养在10米长7米深的水泥池中 远小于其自然栖息范围[4][14] - 幼崽运输成本较低 通常捕获1-2岁个体进行驯化[13] - 新到海豚需大量药物维持生命体征[34] 行业变革动态 - 部分国家已立法禁止圈养鲸豚和动物表演[24] - 国际趋势转向展示动物自然行为 而非跳圈顶球等杂技动作[26] - 出现动物福利标识商品采购趋势 推动商业向善发展[35] 社会认知转变 - 学校成为生命教育重要场所 但部分家委会抵制相关教育内容[28] - 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接受度较高 因距离个人利益较远[28] - 存在"资源利用视角"与"生命关怀视角"的认知冲突[28]
有多少海洋公园被鱼吃垮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5 12:39
核心观点 - 海洋公园行业面临系统性经营困境,高成本结构与单一盈利模式导致持续亏损 [6][8][13][21][30] - 动物养护成本极高(如虎鲸单日进食300斤、白鲸日均养护成本12000元)成为主要财务负担 [18][19][20] - 行业转型尝试包括引入IP合作(奥特曼等)和开发二次消费项目,但效果有限 [69][70][66] 海昌海洋公园案例 - 2024年6月祥源控股以23亿港元收购海昌控股权,后者过去5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 [4][13] - 2021年出售4.66家乐园资产(青岛/天津/成都/武汉项目及郑州66%股权)短暂改善财务,但2024年营收仅增长0.08% [11][8]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单日最高客流5.2万人,但单期投资达50亿元,郑州项目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 [7][17] 行业成本结构 - 基建成本: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4000万元,长沙海底世界海水循环系统年耗390万元 [17] - 动物养护:香港海洋公园23/24财年14.8亿港元总支出中1/3用于动物保育 [23] - 刚性支出特性:客流量波动下仍需维持动物生存成本,疫情期间大连圣亚靠出售44只企鹅创收1876万元避免退市 [31][32] 商业模式缺陷 - 盈利依赖动物表演(上海海昌2019年虎鲸表演创收28.02亿元),但全球政策限制(法国2026年禁止鲸豚表演)加剧经营压力 [26][57] - 海洋生物互动性差导致二次消费占比低(大连圣亚仅10%-15%,远低于迪士尼50%) [56][66] - 对比迪士尼可通过裁员(2023年裁7000人省55亿美元)灵活调整成本,海洋公园无法缩减动物养护开支 [65] 转型探索 - 香港海洋公园借6只大熊猫引流,2024年2月入园人次同比增19% [34][36] -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用"美人鱼见面会"替代动物表演,上海动物园通过网红动物"红糖"带动文创销售 [72][51] - 行业需优化动物部门结构:减少高成本食肉动物(成本部门),增加可互动创收物种(利润部门) [40][41][45] 横向对比 - 景区类上市公司中宋城演艺净利率达52%,因其可控的演员成本与设备摊销 [62] - 动物园通过食草动物互动(上海野生动物园100元12次互动票)提升二次消费 [42] - 国际案例:法国Marineland Antibes因禁止表演破产,仍需承担虎鲸/海豚养护成本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