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绿证

搜索文档
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三省试点分布式绿证核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8:51
碳中和政策 - 中欧联合声明重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涵盖七大合作方向包括全面落实气候协定目标 强化系统政策与务实行动 支持2025年COP30大会 加速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与绿色技术流动 加强气候适应行动 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深化能源转型及碳市场双边合作[4] - 国家能源局在浙江 河南 广东三省试点分布式绿证核发 方案明确六方面内容包括项目建档立卡 加强计量装置管理 电量数据归集 按电量用途核发绿证 规范划转绿证及建立地方电网信息交互机制 按照先行先试原则探索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5] - 气象部门建立短期中期长期高温预报预测体系 针对高温天气过程研发新能源发电条件预报 电力负荷气象条件预报等服务产品 提示电力行业采取错峰及跨区调度等措施减轻高温对社会用电影响[6] 地方动态 - 上海宝山区发布四方面15项绿色低碳业务场景合作项目 覆盖产业市政建筑港口等重点领域及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等区域 内容包括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 科学配置储能资源 实施工业遗址低碳改造 提升园区碳汇能力 推动碳账户加金融场景落地[7] 企业实践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周年累计成交量破6.7亿吨 成交额460亿元 2025年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新增单向竞价交易方式 未来将持续推动市场机制发展与完善以发挥政策工具作用[7] - 全国碳市场扩容的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同时受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覆盖 需加速开展绿电应用推广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精准摸底等基础性工作以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7]
三个经济大省试点分布式绿证核发,企业如何抢占绿色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7:02
政策试点与推进 - 国家能源局选择浙江、河南、广东三省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试点,按照"先行先试、分步实施"原则推进 [1][2] - 试点三省具备差异化优势:河南省户用分布式体量全国前列,浙江广东工商业分布式发展迅猛且分散式风电有序推进 [3] - 《方案》明确6项重点任务,包括项目建档立卡、计量装置管理、电量数据归集等,为全国推广积累实践经验 [2][4] 绿证核发机制 - 分布式光伏项目按全部发电量核发绿证,其中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自发自用电量暂不参与交易 [3] - 非电网企业安装计量表计的项目需审核电量证明和计量装置检定证明,自发自用电量校准难度较大 [4] -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唯一凭证,对绿色消费声明、碳排放核算具有权威性 [1][5] 分布式项目价值 - 上网电量绿证可参与交易获得收益,自发自用绿证虽不可交易但可满足国际规则要求(如RE100)和国内消纳责任考核 [5][6] - 出口型制造业企业需通过绿证证明自发自用电量环境属性,避免重复使用 [6] - 企业通常优先自建分布式光伏,再通过绿电交易或购买绿证补充 [6] 市场影响与挑战 - 分布式项目数量多、布局分散,数据归集和计量复杂度远高于集中式项目 [4] - 绿证收益依赖市场活跃度,新能源电力需通过绿证补偿"绿色价值"才能与常规电力竞争 [7] - 政策利好取决于基础工作完善程度,需激活绿电绿证交易市场以创造企业新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