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流道板

搜索文档
数智赋能 “老制造”焕发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8-09 01:28
公司转型与数智化升级 - 公司利用5G技术建设智能化车间,实现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改造,彻底告别传统生产模式[1] - 转型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占比从燃油车为主提升至70%左右[1] - 公司追加投资2.22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智能工厂建设[1] - 7万平方米厂房实现24小时运转,仅需不足50名现场工作人员,配备40余套全自动压铸单元和1300余台加工检测设备[1]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压铸车间实现0.1毫米级精度操作,全程无人化生产,包括取件、扫描、冷却、切边等工序[2] - 自主研发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毫秒级数据互联,实时监控机械状态、模具温度、生产流程等参数[2] - 数字孪生技术将产品研发周期从半年缩短至最短15天[3] - 冷媒流道板关键部件量产使合作车企整车续航能力提升20%以上[3] 研发创新与人才发展 - 近5年研发投入持续超过销售收入的5%,拥有100多项核心专利[3] - 员工主导的"AI工业设备监控平台"获评国家级创新应用案例,公司支持员工创意转化为数字化亮点[3] - 参与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均攻关成功,实现"大满贯"[3] 商业价值与行业影响 - 孵化子公司铸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赋能江淮、长城等企业,技术输出收入超千万元[4] - 累计获得智能制造领域政府奖补资金逾5000万元[4] - 年营收从2020年不到2亿元增长至2024年4亿余元[4]
辽宁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 产品出新
人民日报· 2025-07-17 02:06
公司投资与战略 - 公司决定追加投资2.22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工厂建设 [1] - 公司通过抢抓政策红利和打好"智能牌"、"创新牌"来把握确定性 [1] - 公司从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入手,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控制 [2] 智能制造与效率提升 - 公司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产品研发周期从半年左右压缩至最短15天 [2] - 公司车间实现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实时监控 [2] 产品转型与创新 - 公司产品从主要面向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后者销售额占比达70% [3] - 国内市场销售额占比从以出口为主提升至70%以上 [3] - 公司年营收从2020年不到2亿元增长至2024年4亿余元 [3] 技术研发与成果 - 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目前拥有100多项核心专利 [3] - 成功实现冷媒流道板量产,使整车续航能力提升20%以上 [3]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获得国家和省、市奖补资金累计逾5000万元 [4] - 当地政府部门联合办公、上门服务,助力项目比原计划提前半年投用 [4] - 辽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6%以上,税收占比过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