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康复机器人

搜索文档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养老康复机器人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02 10:32
养老康复机器人行业背景与战略价值 - 养老康复机器人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旨在破解养老资源短缺和提升康复服务效率 融合机械 电子 机器人技术 康复医学 人工智能 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助行 护理 康复训练等多样化功能 在机构养老 社区服务 家庭照护 医疗康复等场景应用潜力巨大 [1] - 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年增长率超30% 涌现出一批专注于康复机器人 智能护理床 助老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企业 [2] - 多地政府已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待突破 标准体系不健全 跨领域协同不足等问题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养老康复机器人的关系 -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养老康复机器人的硬件基石与运动核心 提供精密机械结构 动力传输 运动控制等基础支撑 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 安全性与操作精度 [3] - 养老康复机器人通过整合智能感知 人机交互等技术 赋予机电一体化系统服务属性与人文关怀 实现从机械执行向智能适配的升级 [3] - 二者协同推动养老康复设备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演进 助力养老服务向智能化 个性化转型 [3]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介绍 - 协会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于1989年9月发起成立 是从事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的全国性 专业性 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4] - 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央社会工作部 行业管理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在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与资源优势 [4] 养老康复机器人分会宗旨与定位 - 分会将成为由国内中字头 国字号行业协会聚焦养老康复机器人领域的跨部门 跨地区 跨领域全国性社会组织 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产学研用全过程 [5] - 发挥政府与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整合协同养老 社区 家庭 医疗等机构 [6] - 重点任务包括促进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质量规范 构建产学研用金协同的产业生态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培育优质品牌与创新商业模式 助力行业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6][7]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核心部件与技术企业 从事传感器 精密减速器 伺服电机 控制器 康复算法 人机交互系统 特种材料等领域 [8] - 中游整机研发与制造企业 从事养老康复训练机器人 护理机器人 助老机器人等整机研发 生产及系统集成 [8] - 下游应用与服务企业 包括养老机构 康复医院 社区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医养结合机构等终端用户单位 [8] - 科研院所与高校 从事养老康复机器人整机设计 核心部件研发 康复机理研究的科研机构 以及开设康复医学 机器人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 包括各级行业组织 金融投资机构 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养老服务培训平台 专业媒体等 [10] 会员申请条件与程序 - 申请单位需在中国境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诚信经营 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自愿加入分会并拥护章程 [11] - 申请材料包括理事单位推荐表 会员单位登记表 三证合一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需于2025年12月1日前提交至秘书处 [12] - 协会秘书处及分会筹备组进行资格审查 完成会员单位登记审核 [13] - 召开成立大会 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 设立技术标准 应用推广 产业研究等细分工作组及专家组 [14]
人形机器人“擂台赛”,南京这样“打”
南京日报· 2025-06-05 00:21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采用强化学习技术实现自我优化 通过正负奖励机制调整行为策略 例如成功迈步获正奖励 摔倒则得负奖励 [2] - 电动伺服技术应用成熟但负载能力受限 电液伺服功率密度大且适应复杂环境 如灾害救援等场景 [3][4] - 集萃智造同时开发电动伺服和电液伺服机器人 电液伺服四足机器人行走速度达每小时5公里 相当于人类快走速度 [4] - 机器人腿部关节设计6个自由度 对应胯部/膝盖/脚踝 需解决空间智能大模型作为"大脑"及续航瓶颈问题 [3][6] 应用场景 - 短期聚焦工业制造细分领域 如天创电子推出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 针对危化防爆场景 已获数千万元意向订单 [6] - 中期拓展至农业/建筑等复杂场景 长期目标覆盖商务/家居/养老等领域 埃斯顿医疗已将其康复机器人延伸至5家社区及医养集团 [6][7] - 亿嘉和优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 目标2027年前将养老场景服务成本降低60% [7] 产业链布局 - 南京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形成竞争力 如因克斯智能关节模组被超过50%马拉松参赛机器人采用 关节成本占整机超50% [8] - 南京计划打造"1+N+1"整机体系 包括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构筑通用整机平台 建立小批量生产能力 [10] - 设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 举办供需对接会 9家企业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推动场景应用落地 [10]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体育赛事热度提升 8月将举办世界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涵盖田径/足球等项目 旨在提高社会关注度 [1][6] - 专家预计人形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需10年 需解决制造成本高/数据质量/操作泛化性等挑战 [6] - 建议设立合作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形成"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扩展"良性循环 初创企业与龙头分工协作 [9][10]
“养老机器人”正踏步走来
南京日报· 2025-04-16 00:39
行业标准与市场前景 -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由我国牵头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为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提供基准[1]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50年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4.26亿,养老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5] - 行业进入产品化产业化阶段,家居康养被视为万亿级市场[9] 企业技术与产品动态 康尼智能 - 研发助行康复机器人入选工信部优秀场景名单,提供个性化适配服务如Kmini-B电动轮椅[1][2] - 新一代康复轮椅床KWB集电动轮椅、护理床、康复训练功能于一体[6] - 在CMEF展会上展示智能电动轮椅,KD1折叠代步车获用户认可操控性与舒适度[6] 亿嘉和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获2025年度场景开拓奖,聚焦高端康养与家居场景[2][3] - 搭载"智能小脑控制器"和"仿生触感皮肤",可实现复杂地形稳定行走及毫米级压力感知[8] - 与日本合作开发低重心机器人适配榻榻米环境,计划2026年试点[4][5] - 目标2027年前将养老场景服务成本降低60%,通过脑机接口探索肢体康复应用[9] 埃斯顿医疗 - 养老康复机器人已延伸至5家社区及医养连锁集团,涵盖上下肢关节康复训练系统[5] 集萃智造 - 研发半人形机器人,突破超逼真仿生人脸、人手技术,拟推出国内首款高动态双足机器人[7]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升人形机器人性能,拓展养老、家庭服务等场景[7] - 亿嘉和联合高校优化AI视觉算法,提升障碍物识别准确率[9] - 长三角传感器产业集群助力核心零部件成本压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