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键核心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到2026年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7:35
政策目标与时间规划 - 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5] - 到2030年形成全面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达到世界领先 [1][6] 标准体系框架结构 - 体系包含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个层次 34个大类 17个小类 [13] - 基础通用标准涵盖术语定义 安全 绿色低碳 智能制造等领域 [15][16] - 设计配套标准包括材料 零部件 数控系统 刀具等12个子类 [17][18][19] - 制造装备标准分为减材 等材 增材三大制造装备类别 [20][21] 重点技术领域覆盖 - 减材制造装备重点支持复合数控机床 五轴机床 高精度加工中心等标准 [38] - 等材制造装备聚焦一体化压铸机 精密锻造 数字化焊机等标准 [38] - 增材制造装备突出多激光器粉末床熔融 粘结剂喷射等先进技术标准 [38] - 数控系统领域推进智能数控系统 大数据采集及安全标准 [39] 产业应用与融合发展 - 行业应用标准面向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汽车 船舶等重点领域典型场景 [26] - 融合技术领域支持数据交换 绿色设计 碳减排技术等跨领域标准 [40] - 推动大数据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母机融合标准 [29]
两部门: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7:07
政策目标 - 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工业母机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升级换代 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 加快高端工业母机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 先进制造工艺 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制 [1] - 部分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 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有力 [1] 创新与标准联动机制 -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适用标准 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标准成果的常态化衔接机制 [1] - 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联动更加紧密高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