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度聚乙烯

搜索文档
广东石化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07:23
9月5日至11日,短短一周时间,广东石化先后在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3套装置上成功 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这是广东石化自主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的缩影。 投产近3年来,广东石化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拓"出了市场,"炼"出了纯 度,"创"出了新品,啃下硬骨头,产出好产品。 出口油品"拓"市场 9月16日,又一艘满载的油轮驶离广东石化码头,开往国际市场。虽是熟悉的一幕,但依然让广东石化 产品运行部的工程师们倍感自豪。 "我们就盼着油轮来。油轮靠港,说明我们的产品又走出去了。"广东石化工程师林伟杰笑着说,"每看 到一艘船驶向香港、马来西亚等地,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 从业20多年的广东石化炼油三部经理助理罗毅表示,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工的全部是重劣质原 油,加工难度大不说,国际客户对他们生产的成品油闪点、冰点、洁净度等关键指标要求远高于国内标 准。 2025年以来,广东石化已累计出口各类产品200余万吨,远销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 越南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合格率达100%,赢得了国际客户的高度认可。 芳烃突围"炼"纯度 在广东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如同一位追求极致 ...
广东石化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02:54
9月5日至11日,短短一周时间,广东石化先后在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3套装置上成功 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这是广东石化自主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的缩影。 投产近3年来,广东石化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拓"出了市场,"炼"出了纯 度,"创"出了新品,啃下硬骨头,产出好产品。 出口油品"拓"市场 在广东石化,芳烃联合装置如同一位追求极致的"大厨",致力于将每份原料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广东石化从事芳烃行业30多年的工艺工程师宋洪波回忆起5年前初见年产260万吨芳烃装置时,心情复 杂:"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芳烃装置之一,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真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他和团 队将"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多产高效芳烃产品"作为核心目标,将对二甲苯纯度视为"生命线",通过优 化吸附塔参数、调整旋转阀切换时间等措施,产品纯度持续稳定在99.75%以上,远超国标,稳居行业 前列。 广东石化还持续探索六大单元之间的负荷匹配,借助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加热炉和12台精馏塔回流比, 显著降低无效物料循环。同时,吸附塔循环量较设计值降低超10%,7台加热炉热效率均超过94%。 9月16日,又一艘满载的油轮驶离广东石化 ...
广西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试车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16
项目进展 - 广西石化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系统粉料试车一次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1] - 装置采用国际先进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工艺 具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及能耗低优势 [1] 产能与技术 - 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 基于现有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实现炼化一体化升级 [1] - 装置可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聚乙烯产品的多元需求 [1] 战略转型意义 - 推动公司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 [1] - 实现从炼油为主向基础+高端能源化工材料现代化转变 [1] - 填补西南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 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市场需求 [1] - 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1]
独山子石化创新赋能提质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3:31
8月6日,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化工控制中心,随着乙烯一部高级技师、分离装置班长郭凯斌轻点鼠标,原 本流向裂解气压缩机的氢气被完全隔离,转而进入裂解炉燃料气系统。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减少了氢气 的无效循环,每天可增产乙烯30多吨、丙烯10吨。 独石化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智能管理体系,实现15分钟智能排产,显著提升原油加工边际效益。乙烯 装置应用在线实时优化技术,实现秒级参数调整,连续6个月日产超4000吨,创历史新高。 近5年来,独石化实施茂金属系列催化剂等15项"三剂"国产化替代,完成乙烯丙烯压缩机透平、聚丙烯 压缩机干气密封等615项设备配件国产化替代,热电厂突破高钠煤掺烧比例瓶颈,每年降低成本上亿 元。 近年来,独石化聚焦核心装置,实施流程优化和能量优化,通过减少物流无效循环、提升能量利用效 率,借助流程模拟软件等科学工具,依托科技创新持续在降本增效上发力,释放提质增效新动能。 独石化深入开展提质增效活动,重点从科技创新方面深挖潜力。他们聚焦炼化核心业务,加快科技创新 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国内率先实现茂金属聚烯烃系列化生产,开发茂金属聚乙烯产品14个。在新材 料领域,公司通过实施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等项目, ...
独山子石化提质增效双突破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05:33
生产经营表现 - 一季度加工原油189 5万吨 生产乙烯51 96万吨 尿素22 9万吨 新材料22 04万吨 高端产品占比突破63% [1] - 重点监测的炼油化工技术经济指标多项保持领先 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持续领跑 [1] - 两套乙烯装置日产量连续6个月保持4000吨以上 创历史新高 [2] - 生产波动频次同比下降33 3% 聚丙烯 丁苯橡胶 全密度聚乙烯等关键装置单耗达近三年同期最优 [2] 重点工程项目成效 - 碳二回收装置自2024年9月投运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1] - 聚丙烯装置235线改造和聚苯乙烯新材料开发适应性改造提升产品种类 产能和生产灵活度 [1] - 热电厂动力站煤电机组改造延长高效运行周期20天 降低煤炭 蒸汽 电力与新水消耗 [1] - 炼油能效提升项目涉及11套装置 有效降低燃料气 蒸汽等消耗 [1] 管理优化措施 - 深化"六优化一控制"策略 动态调整产品结构 紧密衔接产销链条 [2] - 通过RTO系统精准调控裂解深度和原料优化 保障乙烯 丙烯等关键产品增产 [2] - 构建生产异常标准管控体系 形成"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 [2] - 投用污水回用率智能监控 优化氮气系统运行 一季度蒸汽 新水单耗降幅超10% [2] 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 - 2024年国内首次采用气相法工艺量产聚烯烃弹性体(POE) [3] - 一季度POE产量突破万吨 增产增销锂电池隔膜料 电容膜料 溶聚丁苯橡胶等高端产品 [3] - 以"创新驱动 绿色转型 价值引领"为主线推进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