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牦牛

搜索文档
雪域高原驶入发展快车道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1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发展九大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 [1] - 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发电量占比超99% 外送电力161亿千瓦时 [3] - 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货运量350.84万吨 [5] 产业发展 - 九大产业包括文化旅游 清洁能源 绿色工业 现代服务 高原特色农牧 藏医药 高新数字 边贸物流 通用航空 [1] -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涵盖水 风 光 热等多种类型 [3] -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上半年羊毛羊绒 鲜苹果等绿色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4] - 牦牛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克隆技术突破和数字化管理 [1] - 藏鸡养殖带动20个村参与 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7] 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 [1]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同比增长6.3% [4]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 脱贫人口收入增12.5% [7] 基础设施 - 公路网络全覆盖 乡镇通达率100% 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5] -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通过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639.11万吨 [5] - 航空物流能力提升 新开拉萨-鄂州全货机航线 单班货运量23.6吨 [5] - 电力基础设施完善 建成4条"电力天路" 清洁能源占比超99% [3] 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 阿里生态农业产业园培养新型农牧民 [7] - 物流数字化升级 京东智能仓储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7] - 牦牛产业数字化管理 通过手机APP实现实时监控 [1]
这头小牦牛,基因有来头(趣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7-25 22:02
克隆牦牛技术突破 - 西藏金丝野牦牛繁育研究基地成功诞生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斤,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大 [2] - 该成果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方盛国团队和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取得 [2] - 团队研发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筛选优质"种子牦牛",并开发产业级体细胞克隆胚胎构建技术方法 [2] 克隆牦牛研究意义 - 传统牦牛养殖面临种群破碎化、基因交流中断、近亲繁殖加剧等问题,不利于种质资源长远发展 [2] - 传统育种方法需要20-30年,新技术仅需传统育种周期1/4的时间即可培育优质牦牛新品系 [2] - 技术突破有助于保护牦牛种质资源,快速扩大优质种群,推动野生牦牛种群保护 [4] 克隆牦牛技术特点 - 克隆牦牛胚胎由全基因组AI性状选择的"种子家牦牛"和受伤野生牦牛基因构建 [3] - "种子家牦牛"和野生牦牛个体远大于普通家养牦牛,导致克隆牦牛体型较大 [3] - 团队建立了西藏牦牛专一性的产业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和克隆胚胎构建技术方法 [4] 技术应用前景 - 搭建了西藏牦牛快速育种技术平台 [4] - 未来将更好保护牦牛种质资源,快速扩大优质种群 [4] - 技术平台可推动野生牦牛种群保护工作 [4]
高原上还要出高峰(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0 21:52
克隆牦牛技术突破 -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融合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牦牛 体重16 75公斤 身体状况良好 [1] - 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全基因组筛选优质种子结合体细胞克隆的新技术方法 将育种周期从20年缩短至5年 [1] - 该技术基于前期模拟体细胞克隆技术和濒危动物繁育经验探索形成 具有显著经济效益与产业潜力 [1] 高端科研设备进展 - 中国科学院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高时空分辨受激布里渊显微镜 成像速度提升2个数量级 保持优异成像质量和高频谱特异性 [2] - 该技术为全光学 非接触 三维力学成像技术 有望成为生命科学研究新工具 [2]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900伏混动高压架构在浙江发布 由电驱 电混专用发动机和增程发电机 增混电池构成 [2] - 该技术突破当前业界普遍使用的400伏架构方案瓶颈 [2] 基础科学研究发现 - 英国研究团队首次捕捉到"太空冰"内部存在约3纳米宽的微晶体 打破其"完全无序"的传统认知 [2] - 该发现有望为研究行星形成 星系演变等宇宙过程提供新思路 [2] 科技创新发展理念 - 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突破传统学术报告框架 设置5场专场研讨会 近20位获奖人与青少年交流科学探索魅力 [3] - 科技创新需要瞄准战略方向寻找未来需求 冷门领域可能发展为热门学科 [3] - 创新需结合敢为人先的志气 善于借鉴的智慧 以及坚持攀登的恒心与定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