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借钱优选
icon
搜索文档
助贷新规临近,哈啰金融或将“伤筋动骨”
36氪· 2025-09-18 01:56
核心观点 - 哈啰金融业务高度依赖助贷模式 面临牌照缺失 监管合规及高利率风险 在《助贷新规》实施背景下业务模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3][7] 业务模式与牌照状况 - 公司仅持有融资担保牌照 缺乏网络小贷和消费金融等关键牌照 无法独立放贷 只能通过助贷模式为持牌机构导流 [3] - 助贷业务余额约超400亿元 属行业中游偏上规模 业务模式存在局限性 无法深度参与信贷核心环节且高度依赖合作方 [3] - 正尝试通过收购获取小贷牌照 近期招聘重庆小贷公司董事职位 被业内解读为牌照获取意图 [3] 合作方结构 - 公示合作伙伴仅5家 包括中原消费金融 度小满 晋商消费金融 信也 信用飞 [3] - 实际合作融资担保机构16家 第三方机构高达七八十家 [4] - 合作消费金融公司包括中邮 苏银凯基 阳光等至少13家 另与还呗 甜橙借钱 拍拍贷借钱等助贷机构合作 [4][5] - 出资方涉及浙商银行 苏商银行 江西裕民银行等多家银行 [5] - 截至9月17日 仅哈银消费金融和梅州客商银行将其列入合作机构白名单 [7] 监管合规风险 - 《助贷新规》10月1日实施 要求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若未进入商业银行白名单则现有合作模式违规 [7]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自主风控 禁止助贷平台干预审批 公司无小贷牌照无法自营风控 400亿元贷款余额信用风险传导至出资机构 [7] - 即便获取小贷牌照 联合放贷需出资不低于30% 导致轻资产模式转型困难 规模扩张可能大幅放缓 [7] 产品定价与费用结构 - 综合年化利率宣传为4.9%-36% 公然超过司法保护上限24% [8][10] - 实际综合借贷成本远超36% 因包含会员费 担保费 担保咨询费等额外费用 [10][11] - 借款8000元12期案例显示 担保费858.48元为利息218.32元的近4倍 综合成本显著提高 [11] - 会员服务隐藏开通选项 未购买会员则利率达35.98%且额外收取担保咨询费 [13] - 会员费59-79元/月不计入利率展示 担保咨询费同样排除在外 违反新规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综合融资成本 [14] 贷款超市业务 - "借钱优选"贷款超市虽名义下架 仍通过"优选额度"入口隐性运营 导流至鑫用钱 微银信用等多平台 [15] - 合作小贷公司如兴业县青年优品小额贷款注册资本仅2000万元 员工1人 不具备跨省经营资格 [15] - 入口经常性消失 未获审批额度用户被推荐至该界面 导流至其他网贷平台 [16] 用户数据管理 - 用户注册时需一键签署上百份协议 个人信息被共享给近百家公司 [17] - 申请额度即默认同意信息共享列表 涉及30余家机构 其中5家用于广告推广 [17] - 公安部检测发现哈啰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包括未明示收集目的 未征得同意前收集 超范围收集等 [18] - 2021年就曾因隐私违规被通报 涉及未明示隐私权限 向第三方提供未匿名化信息等问题 [18] 公司战略与背景 - 金融业务承载主业增长乏力后的营收期望 2018-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 15亿元 11.3亿元 [10] - 获客成本高 短剧平台获有效网贷客户需支付2000元 导致激进金融策略 [10] - 2024年3月斥资15亿元取得永安行控制权 但未获得金融牌照 无法直接解决放贷资质问题 [20]
旅游金融金矿?携程小贷半年营收赠50%,利润增132%
观察者网· 2025-09-12 04: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0.68% [1] - 净利润4429.2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2.58% [1] - 销售毛利率达19.29%,纯利润率保持在15.12% [2] - 总资产73.87亿元,同比增长9.71%,净资产规模达50.82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31.21%的较低水平 [1][2]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1.02亿元增长至4.52亿元,净利润从301.65万元增至8872.81万元 [2] 业务模式分析 - 通过"拿去花"消费分期产品提供最高10万元额度,年化利率10%-24% [3] - "借去花"现金贷业务与3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年化利率7.2%-24% [3] - 通过"借钱优选"为第三方机构导流,包括苏宁任性贷、360借条、京东金条等 [1][3] - 发展线下大额信贷表单业务,包括大额信用贷、企业贷及抵押贷产品 [3][4] - 携程金融整体在贷余额约400亿元,其中导流业务规模约占100亿元 [3] 牌照与生态优势 - 携程集团拥有至少7张金融牌照,包括网络小贷、消费金融、商业保理等 [4] - 依托携程旅行App、去哪网App及携程金融App开展业务 [3] - 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但业绩体量相比其他互联网大厂旗下小贷公司仍有差距 [4] 增长策略与挑战 - 在线上流量见顶背景下转向线下撬动"大钱"的策略 [5] - 与贷款中介深度捆绑的合作模式成为未来增长关键动力 [5] - 面临用户信息安全挑战,2025年4月被通报将敏感数据传给41家合作机构 [5]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超万条,涉及暴力催收等问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