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

搜索文档
首个减糖指数发布: 今年低糖、无糖消费创新高 气温高则吃糖少
每日商报· 2025-08-11 22:46
居民减糖指数发布 - 我国首个居民减糖指数正式发布 2024年上半年指数为180 近三年持续增长[1] - 指数基于低糖无糖食品饮料占全部食品饮料销售占比计算 数据来源于京东超市[1] - 减糖食品范围包括国家标准定义的无糖低糖商品及标注"少糖半糖"的食品饮料[1] 消费趋势分析 - 无糖类食品饮料消费占比远高于低糖类 但低糖类增长速度显著高于无糖类[2] - 城乡居民减糖习惯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 每年第二季度指数高于其他季度[2] - 2022至2024年间 第二三季度无糖低糖食品消费比重均高于第一四季度[2] 零售平台优势 - 京东超市在包装米食用油奶粉等10多种商品的全渠道份额居行业领先地位[1] - 平台为宝洁联合利华蒙牛伊利可口可乐等200多个知名品牌份额领先零售商[1] - 已对无糖低糖食品实施流量营销和供应链合作方面的专项扶持举措[2]
北京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冷藏非即食菜肴等规范
北京商报· 2025-08-01 10:46
北京市食品生产质量监管进展 - 北京市即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和冷藏非即食菜肴质量管理规范 [1] - 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到100% [1] - 推动益然、杜帮、斯利安等企业的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和孕妇乳母营养补充品快速投产上市 [1] 食品标准与技术创新支持 - 制定发布运动营养食品等多项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1] - 支持企业拓展养殖—生产全产业链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研发 [1] - 组织专家开展论证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技术支撑 [1] 企业研发与监管需求 - 北京稻香村公司加大对低糖低油健康食品和清洁标签食品的研发力度 [1] -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监管部门在标签新规执行细节上加强指导 [2] - 曼可顿等企业希望以案例形式讲解配料成分和过敏原标识等新规要求 [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北京市在产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 - 共任命食品安全总监489人和食品安全员1476人 [2] - 艾森绿宝油脂公司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管控机制 [2] 食品标签法规实施进展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标准于今年3月发布 [1] - 新规设有2年过渡期但许多企业已着手标签换版工作 [1] - 监管部门将组织专家对个性问题开展个别辅导对共性问题统一培训 [2]
“顺便购买”成利器?AW超市想重构消费场景
北京商报· 2025-07-08 13:31
新超市品牌AW进驻北京市场 - AW超市7月8日在凯德Mall·太阳宫开业 取代华联超市位置 有机商品占比达25% 主打一人份小包装和定制化餐饮 [1] - 门店开通3-5公里配送服务 最快30分钟送达 线上小程序已设置果蔬 肉禽蛋奶 乳品烘焙等细分类目 [1][3] - 产品强调低糖 低脂 有机特性 提供清晰营养标签 熟食烘焙区现制现售 部分包装采用可降解材料 [3] 门店运营与特色 - 注重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 餐饮融入地域特色风味 未来计划引入智能货架 无人收银 虚拟试吃等科技手段 [3] - 陈列设计突出体验感 通过现制现售模式和环保理念强化差异化 工作人员强调将提升购物便捷性与效率 [3] 北京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周围5公里内有京客隆 永辉 物美 盒马系列等大型超市 以及菜鲜果美 小关市场等生鲜专卖店 [5] - 配送范围与山姆会员店 美团小象超市 京东便利店等高度重合 消费者已形成对现有品牌的购物习惯 [5] - 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 消费者对产品丰富度 高品质和极简配料表商品需求提升 [5] 专家建议与发展策略 - 需突出产品独特性 重点发展自制快餐熟食 生鲜 冷冻预制半成品 烘焙等新鲜品类吸引线下客流 [6] - 应从进口商品转向生鲜及加工品类 轻食包装食品作为辅助 提供线上购物无法满足的体验 [6] - 必须强化现场购物体验 通过独特自有品牌 店面陈设激发随机购买 增加产品功能性及情绪价值 [6]
雷军、马斯克……为什么企业家爱减肥?
搜狐财经· 2025-06-19 01:26
企业家减肥与企业形象 - 企业家减肥成功塑造专业可信形象 成为公司IP战略关键环节 如雷军减肥与小米高端化路线相关[5] - 雷军减肥带来品牌形象提升 年轻活力形象增强小米亲和力 吸引年轻及品质生活消费者[5] - 企业家健康形象为市场营销带来免费曝光 提升品牌知名度 增强产品信任度促进销售[6] - 高管体型管理展现决策力与执行力 国际商界将个人形象作为商业战略组成部分 如维珍集团布兰森通过极限运动塑造品牌个性[8] 体重歧视的职场影响 -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0.7% 肥胖使抑郁风险增加40% 降低医疗求助意愿与社会参与度[10] - 职场体重歧视导致员工绩效下降 缺勤率上升 人际关系不良 人才流失及医疗成本增加[10] - 美国体重歧视十年激增66% 肥胖女性就业歧视率达25% 薪资惩罚幅度达2.3%~24%[13] - 肥胖者求职时雇佣评分 薪资待遇 晋升机会显著劣势 但人格特质与正常体重者无差异[13] 体重管理产业机遇 -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 政策推动健康食品 运动科技 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15] -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 低糖低脂高蛋白产品 代餐 控卡零食 植物基蛋白市场将爆发[16] - 智能健身设备如体脂秤 健身镜普及 线上减脂课程 会员制健身平台迎来增长[18] - 医疗健康领域减重门诊 GLP-1类减肥药 AI饮食记录App 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提升[18] - 餐饮行业转型轻食外卖 健康快餐连锁 团餐供应向低卡营养方向调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