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盐

搜索文档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丨经探号
搜狐财经· 2025-09-02 05:40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较此前有所增长 [1][5]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4.95% [8] - 两家豫股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分别为仕佳光子和新强联 [8]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 同比激增1169.77% [2] - 牧原股份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上升和养殖成本显著下降 [2][3]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 同比增长3.73% [3]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超越2023年全年净利润 [5]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业收入7.77亿元 同比增长5.43% 利润总额1.09亿元 同比增长72.82%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56.31% [7]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 [8]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 生物质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 [8]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受益于新能源产品收入显著提升 [9]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中创智领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 [10] - 煤机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AI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 [10] - 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2] - 中航光电 中创智领 宇通客车 安阳钢铁 龙佰集团等5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 [12] 政策支持与资本运作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 围绕"7+28+N"产业链发挥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 [13] - 河南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 截至7月底已走访46家公司 累计解决问题49项 问题解决率达87.5% [15][16] - 实施并购重组12单 涉及金额300多亿元 [16]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
河南日报· 2025-09-01 23:33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包括双汇发展 豫光金铅 神火股份 安阳钢铁等行业领头羊 [2][7]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河南A股板块54.95% 其中仕佳光子和新强联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10]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收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激增1169.77% 创近5年新高 [4]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收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同比增长3.73% [6]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0.07% 达到2024年净利润的64% [6]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5.43%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31% [10]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1.9% [11]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收3.41亿元 城发环境新兴业务加速开展 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11] 新质生产力推进 - 中创智领(原郑煤机)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6.36% [12] - 煤机板块营收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瀚博半导体培育工业智能板块 [12][13] - 河南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3] 创新与并购重组 - 河南钢铁集团围绕高端产品突破关键技术 形成行业核心成果 [13] - 河南省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措施 服务传统产业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 [14]
金丹科技: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29
公司评级与信用状况 -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稳定,"金丹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A [3][27] - 评级维持基于公司在乳酸行业的规模优势、技术水平和A股上市融资渠道畅通等优势 [3][4] - 关注点包括业务单一性、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及短期债务压力 [4][5]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乳酸生产企业,2024年末乳酸及系列产品年产能达18.3万吨 [12] - 2024年建成5万吨乳酸扩产项目,2025年一季度投产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 [12] - 乳酸产品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94.19%,产销率89.18%,但销售均价同比下降5.01%至8,017.68元/吨 [1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5.05亿元,同比增长6%,但净利润大幅下降至0.09亿元 [6][19] - 2024年对丙交酯产线和在建项目计提减值1.22亿元,显著影响利润 [19] - 资产负债率47.78%,总债务/EBITDA升至5.91倍,偿债指标弱化 [6][22] 研发与产业链 - 公司拥有44项发明专利,2024年研发投入0.57亿元占营收3.79% [17][18] - 已实现"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可降解循环产业链,但1万吨丙交酯项目因市场因素未能连续生产 [12] - 在建项目尚需投资5.27亿元,包括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项目(已计提减值0.45亿元) [18] 原材料与销售 - 玉米采购成本占比约60%,2025年一季度采购价环比上涨2.25%至2,245.77元/吨 [16] - 2024年境外销售占比超35%,主要采用美元结算,账期45-60天 [13] - 乳酸产品下游客户分散,境内对伊利等大客户提供最长60天账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