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近空间飞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通信业要实现从“连接”到“赋能”的关键一跃
证券日报· 2025-09-25 17:27
■贾丽 各地可以针对AI在工业环境可靠性、5G在复杂场景适应性等痛点,推动"数实融合场景攻关"等专项建立,支持在制造业、 能源、交通等领域建设一批数字技术示范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锤炼技术,加速技术从"可用"到"好用"的蜕 变。 潮涌江阔,奋楫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通信业正勇立AI时代潮头,也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动能。 其一,强化"标准引领",打破技术与应用的障碍。当前,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创新日新月异,但不同厂商、不同行业间的 接口标准、数据格式、协议体系仍存在壁垒,导致"连而不通""通而不畅"。建议产业链头部企业、机构联合上下游,加快推动 面向AI+通信的融合标准体系建立,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让不同"车型"的AI应用都能安全、 高效地通行,降低各方跨平台、跨系统集成的难度。 其二,构建"共享中台",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从笔者调研来看,算力能耗、中小企业转型成本、商业模式创新等,均 是横亘在行业前的现实挑战。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但其普遍面临技术人才缺乏、资金实力不足,难以独立承担高 昂的AI转型成本。各地可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运 ...
立体化突围 中国通信业“破壁”之路越走越宽
证券日报· 2025-09-24 23:25
展会概况与主题 -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于9月24日开幕 展示算力与网络融合、6G全真数字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智能终端协同等前沿技术[1] - 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 近300家企业参展 覆盖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创新[7] - PT展已举办30余年 成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见证平台[1] 5G-A技术发展与应用 - 华为展示5G-A网络 上行速率较5G提升数倍 时延压至毫秒级 全国300个城市已部署5G-A网络 套餐用户突破3000万户 支持终端超1亿部 预计年底达2.5亿部[2][3] - 5G-A在工业领域实现质检效率提升40% 消费端AI终端用户每月增长数百万户 家庭全屋智能响应速度从秒级降至毫秒级[2] - 长安汽车展示汽车与机器人搭载同一大模型 计划明年在门店部署人形机器人 实现终端交互[3] 6G与前沿通信技术 - 中信科移动演示6G分布式智治网络 实现千里外XR头盔与数字人实时交互 皮肤褶皱清晰可见[3] - 临舟科技展示临近空间飞艇 长度超100米 提供手机覆盖半径60千米 专业终端覆盖半径200千米 可为2万用户同时提供语音、图片和视频传输服务[3] - 飞艇应用于偏远地区应急通信 在6G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中比低轨卫星更具发展潜力[3] 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 - 临舟科技研发临近空间飞艇、太阳能无人机等产品 建成130余亩产业园 具备大型飞艇和无人机批产能力[4] - 展会设立空天地海应急通信保障专区 模拟飞艇、无人机、卫星协同通信全过程[7] - 低空经济专区展示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等未来城市应用场景[7] 量子通信与安全技术 - 启科量子、循态量子等企业展示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加密通信终端等"绝对安全"通信成果[7] 运营商数实融合实践 - 中国电信工业质检大模型提升缺陷识别准确率 中国移动5G-A智慧矿山实现无人矿卡自动避障 中国联通AI安全平台毫秒级启动网络防御[5] - 运营商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 通过端网云协同构建数智底座 优化频谱组合支撑多模态交互[5] 行业转型挑战与对策 - AI模型训练算力能耗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成为现实挑战[6] - 行业通过模块化解决方案降低应用门槛 构建生态协同平台 探索按需付费等商业模式 实现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6] 技术融合趋势 - 通信业从"连接万物"转向"算联万物" 以算助联、以联促算成为AI时代技术趋势[2] - 5G-A与F5G-A构建高速路承载AI算力车流 华为推行联接技术+AI计算融合战略[2] -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实体经济 通信业成为数实融合的关键输油管[6]
中国通信业“破壁”之路越走越宽
证券日报· 2025-09-24 16:26
5G-A网络发展 - 全国300个城市已部署5G-A网络 套餐用户突破3000万户 支持终端数量超1亿部 预计年底达2.5亿部 [3] - 5G-A上行速率较5G提升数倍 时延压至毫秒级 实现自动驾驶网络节点自我优化 [2] - 工业互联网领域通过5G-A+AI使汽车工厂质检效率提升40% 消费端AI终端用户每月增长数百万户 家庭智能响应速度降至毫秒级 [2] 6G技术突破 - 基于6G分布式智治网络实现全息沉浸式通信 通过端网边算力协同达成逼真虚实共生体验 [3] - 全真数字人技术实现细微表情同步 皮肤褶皱清晰可见 创建数字人视频通信新空间 [3] - 临近空间飞艇提供手机覆盖半径60千米 专业终端覆盖200千米 为2万用户同时提供音视频传输服务 [3] 智能终端融合 - 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搭载同个大模型 预计明年进入门店实现交互 公司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3] - 临近空间飞艇成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支撑平台 在应急通信服务方面比低轨卫星更具发展潜力 [3] - 公司具备大型无人飞艇和中小型无人机批产能力 建成130余亩产业园并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3] 数实融合应用 - 工业质检大模型与产线实时联动 电子厂缺陷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 [4] - 5G-A智慧矿山实现无人矿卡自动避障 VR远程操控体验 [4] - AI安全平台毫秒级启动网络攻击防御 通信业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 [4] 行业生态建设 - 运营商通过端网云协同构建数智底座 优化频谱组合支撑多模态交互 [5] - 边缘计算与算力布局实现终端感知、网络传输与云端算力无缝联动 [5] - 头部企业通过模块化方案降低应用门槛 搭建开放平台共享技术能力 探索按需付费等商业模式 [5] 创新技术展示 - 量子通信成果包括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和加密通信终端 实现绝对安全通信 [6] - 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专区展示飞艇、无人机、卫星协同通信全过程 [6] - 低空经济专区呈现无人机物流和空中出租车模型 展现未来城市图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