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中国:随着个人银行业务的关闭 不再作为中国银联的成员
财经网· 2025-09-05 19:22
公司战略调整 - 花旗中国终止中国银联成员资格 因个人银行业务关闭[1] - 花旗中国对公业务境内外支付收款不受影响 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服务企业和机构客户[1] - 花旗集团2021年4月启动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重组 计划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市场个人业务[1] 业务处置进展 - 花旗中国2022年12月宣布逐步关闭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 保留对公业务[1] - 2023年10月9日将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中国 包括个人客户账户、存款及相关理财产品[1] - 汇丰中国2024年6月11日完成收购 承接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及相关资产[1] 信用卡业务调整 - 花旗中国自2024年5月6日起停止个人信用卡交易功能[2] - 信用卡相关业务由富邦华一银行承接[2] - 该调整属于花旗退出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2]
银联公告终止花旗中国成员资格,最新回应!
金融时报· 2025-09-05 09:47
花旗中国业务调整 - 花旗中国主动申请终止中国银联成员资格 不再通过银联网络开展支付业务[1] - 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已全面退出 包括2022年12月宣布关闭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 2023年10月将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中国 2024年5月停止信用卡交易功能[1][2] - 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公司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服务[1][2] 业务转让具体进展 - 汇丰中国于2024年6月完成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 承接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客户及资产 接收300多名员工[2] - 富邦华一银行于2024年7月完成对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及无担保贷款业务的收购[1][2] - 花旗全球已完成9个市场个人银行业务出售 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韩国和俄罗斯市场退出仍在进行中[2] 银联成员资格变动背景 - 终止银联资格主要原因是个人业务规模萎缩 零售支付业务趋于归零[2] - 海外金融机构积极寻求成为中国银联成员 以拓展在华支付网络 提升外籍用户支付便利性[3] - 银联成员资格有助于海外银行丰富支付产品服务 增强市场竞争力[3]
花旗中国终止银联资格 不再开展境内支付业务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1:58
花旗中国业务调整 - 花旗中国主动申请终止中国银联成员资格 不再通过银联网络开展支付业务[2] - 终止银联资格与花旗集团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重组相关 涉及全球14个市场退出计划[2] - 2023年10月将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中国[2] 业务收缩进程 - 2024年5月6日起停止个人信用卡交易功能 逐步终止产品权益与服务[2] - 零售支付业务规模持续萎缩并趋于归零 成为终止银联资格主因[2] - 银联国际会员资格同步自动终止 无法开展境内外银联支付业务[3] 客户影响与业务衔接 - 持花旗中国银行卡在境外通过银联支付将受一定影响[3] - 已转入汇丰中国的财富管理客户支付需求基本不受影响[3] - 花旗集团境外机构仍可独立成为银联国际会员开展境外业务[3] 行业竞争态势 - 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寻求成为中国银联成员以拓展在华支付网络[4] - 银联成员资格有助于丰富支付产品服务并提升用户便利性[4] - 该举措成为外资银行增强中国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