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搜索文档
多元文化碰撞 世界读懂中国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8:06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北京中轴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体现中国文明的世界意义[1] - 传统文化被视为各国文明发展的核心 中国核心理念为和而不同与和合共生[1] - 京剧通过融合唱腔、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形成独特表演体系 吸引国际艺术家参与[5] 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 中法合拍电影《风筝》于1958年上映 为新中国首部中外合拍电影 讲述两国儿童通过孙悟空形象建立友谊的故事[5] - 法国前总理指出中法民族特质高度相似 文化在两国交往中占据核心地位[2] - 英国动画设计师格伐1993年接触京剧后转型为职业京剧演员 1996年起专演孙悟空角色30余年[5][6] 文化科技融合与产业化 - 数码修复技术使1958年电影《风筝》重现银幕 吸引中国大学生群体观看[5] - 游戏《黑神话:悟空》基于传统文化获得全球成功 尤其在年轻观众中产生国际影响力[8] - 京剧通过游戏、电影等媒介实现全球化传播 创造文化与商业双重回报[8] 国际平台与遗产保护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搭建跨国知识共享平台[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世界遗产作为国家间桥梁的作用 支持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基石[9] - 论坛聚焦传统戏剧全球叙事与创新实践 在清康熙年间古戏楼举办专业沙龙[6][8]
“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举行,中法电影人带观众重温经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04:1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以音乐为纽带,以影像为载体,9月22日,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移影动——中法 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音乐会上,中法两国电 影人联袂推荐、深情分享,在光影与旋律的交织中,带领观众重温经典,唤起中法电影交流的珍贵记 忆,开启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电影音乐会分"世纪回声"和"光影旅程"上下半场,带领观众在光影和音乐中回望中法电影交相辉映的百 年历程。 伴随着钢琴的灵动与二胡的悠扬,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和卓别林哥哥西德尼·卓别林拍摄的中国珍贵影 像、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馆藏作品《定军山》《劳工之爱情》《西厢记》等片段出现在大屏幕上,让 人看到胶片记录下的古老中国模样。 1905年,由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谭鑫培后人——谭派第六代传人 谭孝曾和第七代传人谭正岩来到电影音乐会现场,向观众讲述谭门五代人在不同时期参与电影拍摄、见 证中国电影发展的故事。谭正岩现场表演京剧《定军山》唱段,浑厚有力的唱腔传递出中华文化生生不 息的力量。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百家影院 ...
百年光影点亮中法情谊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12:34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张敏 很多人不知道,最早记录中国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出自一位法国外交官之手。 9月22日晚,"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 堂举行,这是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的特别策划活动。电影音乐会分为《世纪回声》和《光影旅程》上下 半场,中西乐器演奏家现场演出,配合大屏幕播放的画面,为不同历史时期中法交流中具有标志意义的 影片重新配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任法国驻昆明领事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在中国的北京、广西、云南等地拍摄了 一批影像资料,后被整理出版、称为《中国影像》。"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珍贵的活动影像 资料。"中国演员刘敏涛介绍道。 中法两国电影人联袂推荐,共同带领观众重温经典,唤起中法电影交流的珍贵记忆,是此次电影音乐会 的特别安排。其中,中国演员刘烨和他的妻子、法国摄影师安娜伊思·马田一起推荐了1958年上映、中 法合拍的奇幻儿童片《风筝》,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电影。 刘烨接受采访说,重温《风筝》后,他发现,当时的电影人虽然在影像呈现、叙事方式、影片结构以及 演员表演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现出极高的水 ...
当长城遇见塞纳河:中法电影音乐会奏响2025北京文化论坛序曲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48
活动概述 - 北京文化论坛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推出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 以音乐和影像致敬中法电影艺术成就并开启文化交流新篇章 [1] - 活动通过老胶片展示1922年电影劳工之爱情和数字技术呈现2023年电影封神第一部 结合谭派京剧与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镜头诗学实现跨时空艺术对话 [1] 重要嘉宾参与 - 中宣部副部长慎海雄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出席致辞 强调中法电影130周年和120周年纪念意义 以及电影作为桥梁深化情感联结的作用 [2]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 演员朱丽叶·比诺什 中国演员刘烨 安娜伊思·马田等两国电影人共同参与活动 [2][5] 艺术表演与展示 - 现场演奏中法合拍电影风筝和狼图腾配乐 法国工作者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珍贵影像 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呈现馆藏作品定军山和西厢记片段 [7] - 京剧演员谭正岩表演定军山片段 体现传统艺术与电影融合 [3] 合作成果与案例 - 拉法兰提及中法在电影修复 合拍 影人交流成果 包括狼图腾 山河故人 熊猫月亮等影片 以及刘烨 赵涛等艺术家的贡献 [5] - 演员窦骁分享参演狼图腾经历 称其提升工作包容共情能力 并希望未来挑战海洋题材影片 [5] 文化交流与互赠 - 卓别林孙女卡门·卓别林赠送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给梅兰芳曾孙梅玮 梅玮回赠书籍梅兰芳菲 象征中法电影文化传承 [7] - 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互赠电影礼物 寓意合作圆满持久 [7] 活动意义与后续规划 - 活动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盛典 后续将组织法国影人访问北京文化机构 与中国电影人 学者 青年学生开展多维度交流 推动共同创作 [7] - 活动被定义为文明互鉴的镜像对话 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活力 绘就文化并肩前行图景 [7]
“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在京举行,开启文化交流新篇章
新京报· 2025-09-23 06:05
活动概述 -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 包括电影音乐会及多维度交流[1][3][4] - 活动以电影为轴跨越学术 产业与文化领域 推动中法影像艺术从历史回顾迈向共同创作[4] 活动内容 - 音乐会演奏中法合拍电影《风筝》《狼图腾》等电影音乐[3] - 法国电影工作者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珍贵影像[3] - 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呈现馆藏作品《定军山》《劳工之爱情》《西厢记》片段[3] 文化交流 - 卓别林孙女赠予梅兰芳曾孙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 获回赠书籍《梅兰芳菲》[3] - 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互赠珍贵电影礼物[3]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及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等出席活动[1][3] 后续安排 - 法国影人将深入北京文化机构与中国电影人 学者及青年学生展开多维度对话[3]
“出海”浪潮下,北京如何为国际电影搭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4-23 07:03
北京国际电影节发展历程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8日开幕 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 包含数百场活动 [1] -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片长约30分钟 [1] -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公司合拍《风筝》 成为新中国首部中外合作故事片 并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 [1] - 2011年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后更名为北影节)举办 展映近160部国内外影片 正值全球电影业向数字技术转型期 [1] 中国电影出海表现与市场影响 -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中华文化魅力和先进制作技术 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2] - 该片拉动中国电影总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40% [2] - 北影节提出新议题:探讨国际市场对华语电影需求及中国电影市场天花板 [2] 北影节国际化进程 - 第十五届北影节"天坛奖"15部入围作品中12部来自国外 包括主宾国瑞士影片《弗里达的审判》 [3] - 本届评委会由7位国际评委组成 包括华人影人陈冲 [3] - 电影节收到103个国家和地区报送的1794部长片参评"天坛奖" [3] - 放映影院包含具有120年历史的前门大观楼电影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