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具
icon
搜索文档
涉及至少720种产品,日企叫苦:“关税比想象中高”
环球时报· 2025-09-28 22:45
关税政策影响范围 - 美国将钢铁和铝为原材料的衍生商品纳入征税对象 涉及至少720种产品 包括建筑设备及餐具等[1] - 衍生商品征税结构复杂 每种产品按钢铝采购价格部分征收50%关税 剩余部分征收15%对等关税[1] - 关税机制自特朗普第一任期存在 当前目的转向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 引发外国公司担忧[1] 日本行业出口数据 - 日本2024财年向美国出口建筑和采矿设备价值逾8000亿日元 约合376亿元人民币[2] - 2024年8月日本建筑和采矿设备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6%[2] - 餐具企业山崎金属工业对美出口占销售额20%至30%[2] 企业应对措施 - 割草机企业山彦因关税计算方式不清晰无法核算具体影响[1] - 轴承制造企业表示难以通过转嫁成本消化关税压力[1] - 餐具生产商山崎金属工业考虑在特朗普任期内暂停在美销售[2] 政府与行业反应 - 日本建筑设备制造商协会要求政府谈判排除建筑机械关税[2] - 日美7月协议规定对等关税率为15% 但钢铝关税改变游戏规则[2] -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表示将协调行业评估关税影响[2] 潜在扩展领域 -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机床 工业机器人和医疗设备的行业特定关税调查[2] - 日本机床行业密切关注最终关税税率决定[2]
上海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 两万余款新品申请入白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7:16
政策创新 - 上海海关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创新模式 [1]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的两万多款全球及区域首发新品申请纳入白名单 [1] - 适用范围涵盖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包括国际品牌全球首秀展品、高端品牌中国首店商品、限量版首发新品等 [1] 便利化措施 - 针对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单批次20件及以下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 [2] - 20件以上批量进口首发新品可凭有资质实验室检测报告快速验放,无需重复检测 [2] - 建立首发新品白名单联动机制,由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 [2] 市场表现 - 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一半 [3] - 2024年1月至4月上海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等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 [3] - "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以首发、首秀、首展、首店带动消费流量,打造国际品牌集中发布的聚合力 [3]
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上海以制度创新激活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5-16 09:48
通关效率提升 - 新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 [1] - 进口餐具等长检测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可达2周 [1] - 上海口岸2024年一季度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货值突破50亿元 [3] 首发经济政策 - 上海市2024年1至4月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 [1] - "首发上海3.0版"政策推出3项新举措和7项延续措施,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 - 两项新举措涉及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 [1] 创新监管模式 - 上海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创新模式 [2] - 便利化措施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 [2] - 阶梯式便利化体系实现"无损耗、无等待"的畅通体验 [2] 企业案例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 [3] - Jellycat首批申报清单中的大部分商品已顺利抵达,中国是其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 [4] - Fiskars表示优化通关流程能更快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4] 行业数据 - 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半壁江山 [3] - 试点已覆盖两万多款全球/区域首发新品 [3] - 国际品牌将上海作为亚太地区首发首选地 [4]